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女人身體里的梨形器官,我們在這世界上第一個溫暖的家。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中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多見于30-50歲的婦女,其發生與雌激素過多和長期刺激(如與反復多次人流)等原因有關,大多數可以早期發現。因為月經、生育等的問題,所以子宮肌瘤是個比較特殊的器官是比較特殊的器官,大部分人在得了子宮肌瘤后早期,可能沒有任何的表現。如果女性有如下5種癥狀出現,需引起警惕,可到醫院進一步檢查以便確診。
子宮肌瘤有五個前期癥狀
(1)月經改變
如果你的正常月經周期發生變化,經血量增多,經期延長及月經不規則時需考慮。
(2)疼痛
患有子宮肌瘤的患者,大多數無疼痛感覺,但是還有少部分人在肌瘤發生感染或子宮變形后,可以出現下腹部疼痛。
(3)腫塊
在下腹部能摸到腫塊,特別在膀胱尿液充盈的情況下腫塊觸摸更明顯。
特別提醒:越是不痛不癢的腫塊越應當警惕
(4)壓迫感
在子宮肌瘤的患者中,大部分人可無任何感覺,然而,如果肌瘤位置較低,即使腫瘤不大,也可壓迫鄰近器官如壓迫膀胱時,出現排尿困難;如壓迫直腸可發生排便困難;如壓迫輸尿管可以出現腰酸背痛等癥狀。
(5)不孕
在子宮肌瘤的患者中,有少數可引起不孕現象,其原因是肌瘤導致子宮變形,使受精卵著床不利。
專家提示,如果一旦發現上述1、2種現象,應抓緊時間到醫院進一步診治
莫讓子宮肌瘤“漏網”
一、本病主要癥狀是:子宮肌瘤早期無明顯癥狀,只有腫瘤長到一定程度時,方才顯露癥狀。 由于靠近子宮肌瘤的子宮內膜有豐富的血管,故在月經來潮時表現月經過多,經期延長。
隨著肌瘤的增大,便會產生癥狀。如肌瘤壓迫膀胱,產生尿頻、尿急。肌瘤壓迫尿道,發生尿滯潴留或排尿困難。肌瘤壓迫直腸可發生排便困難。子宮肌瘤壓迫輸尿管,導致尿道不通,腎盂及輸尿管上端積水。此外,漿膜膜下(子宮外側)帶蒂的肌瘤或因扭轉而發生急性腹部絞痛。子宮粘膜下(子宮內側)肌瘤通過宮頸管脫入陰道內時可發生下腹痛,子宮肌壁間肌瘤可產生或加重痛經。
子宮肌瘤作為異物占據子宮,往往妨礙孕卵著床,阻止精子運動,影響胚胎正常發育,易導致不孕或孕后流產。
二、易混淆的病種:子宮粘膜下肌瘤,每次月經來潮常酷似功能性子宮出血。此類肌瘤容易發生壞死、感染,用抗生素治療只能癥緩一時。
卵巢腫瘤,也有可能被誤診為子宮肌瘤。但卵巢腫瘤多屬囊性,一旦是實質性者,惡性的可能很大,卵巢腫瘤沒有月經異常改變,除非其功能受到嚴重的影響。
慢性炎癥,可發生包塊,有時包塊產生壓迫、痛經、月經改變等癥狀,與子宮肌瘤類似,但炎癥總有炎癥前期癥狀,如感染史、發熱、白細胞升高等。此類病用抗生素治療有立竿見影之效。
子宮肥大癥,也有近似子宮肌瘤的癥狀,僅憑月經量多少難以區別。但子宮肥大在婦查時沒有肌瘤特有的結節狀,也沒有顯著的壓迫癥狀,無大小便方面的異常。如有疑問,B超可辨真假。
子宮內膜息肉,可造成子宮肥大和月經改變,但息肉質地較軟,一般不會過大,也不會影響大小便,更不會出現腎積水。子宮內膜息肉不會導致痛經。
易與本病混淆的還有葡萄胎、異位妊娠合并盆腔血塊,最難區別的是子宮肌瘤。
三、防止誤診措施:有其病則有其癥。不同的病癥在癥狀上是有區別的。凡有月經異常、子宮增大、腹痛、不孕及壓迫癥狀等,就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責任編輯:陸偉祥 )
文章關鍵詞:
咱們都曉得子宮肌瘤對我們女人的損傷有多大,所以對女性朋友來說,若是患有子宮肌瘤的話,及時接受科學治療是十分關鍵的,下面我們看看子宮肌瘤的……詳細>>
子宮肌瘤是一種女性特有的良性腫瘤,35歲以上的婦女發病率最高。因為其癥狀不典型,許多女性患者往往誤以為是其它病,使子宮肌瘤“漏網”。詳細>>
子宮肌瘤是一種女性特有的良性腫瘤,35歲以上的婦女每4~5人就有1人罹患該病。今天,對其診斷治療已日趨完善,但也有5%~8%的患者因癥狀……詳細>>
子宮肌瘤是一種女性特有的良性腫瘤,35歲以上的婦女每4~5人就有1人罹患該病。今天,對其診斷治療已日趨完善,但也有5%~8%的患者因癥……詳細>>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中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多見于30-50歲的婦女,其發生與雌激素過多和長期刺激(如與反復多次人流)等原因有關,大多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