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每年的4月15日~21日規定為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是中國抗癌協會發起舉辦的腫瘤科普宣傳的大型活動,從1995年起,每年4月中旬在全國范圍內展開,至今已成功舉辦了19屆,2014年是第20屆,主題為“科學抗癌,關愛生命”。第20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期間,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攜手廣東省抗癌協會、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單位,在廣州市12個區縣舉辦多場科普講座。
4月15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常務副院長廖振爾教授、婦科李玉潔主治醫師走進越秀區,與白云街社區居民面對面的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腫瘤預防與早期診斷”與“宮頸癌疫苗知識”的探討互動。活動結束后,家庭醫生在線編輯采訪了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婦科李玉潔主治醫師,李醫生介紹,從源頭上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生可選擇打宮頸癌疫苗,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打,最適合打宮頸癌疫苗的是9~16歲還沒有開始性生活的女孩。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婦科 李玉潔主治醫師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進行宮頸癌疫苗接種
最適合打宮頸癌疫苗的是9~16歲還沒有開始性生活的女孩
近年來,宮頸癌已成為我國女性繼乳腺癌之后的第二大惡性腫瘤,且呈現出一種年輕化的趨勢。因此,進行早期預防顯得尤其重要。李玉潔醫生介紹,除了宮頸癌防癌篩查外,打宮頸癌疫苗能從源頭上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進行宮頸癌疫苗接種,最適合打宮頸癌疫苗的是9~16歲還沒有開始性生活的女孩。”李玉潔醫生解釋,打宮頸癌疫苗這些人群要注意一些事項:對于已經有性生活的女性,建議打宮頸疫苗之前要避孕;對于已經懷孕的患者,建議不打;另外,對于疫苗的成分或者佐劑有過敏史的人建議暫時不接種疫苗;接種疫苗之前,如果有急性疾病,如發高燒、皮膚疹子等建議暫緩接種疫苗。
李玉潔醫生提醒,打宮頸癌疫苗與打其他的疫苗很相似,也會有一些副反應,有些人會有低燒、乏力、頭暈,有些還會有不同部位的疼痛、腫塊等,但是這些通過休息,如發燒,多喝水、睡覺很快就可以恢復,不用采取特別干預措施。李玉潔醫生表示,在國內,打宮頸癌疫苗只有在香港、澳門、臺灣,而在香港地區,打三針,宮頸癌疫苗可能要3000左右。
提醒:宮頸糜爛不是病 不會發生癌變
“宮頸糜爛并是一種病,說它會變成癌癥,這樣的說法肯定是不對的。”宮頸糜爛只是一種臨床表現,是醫生檢查病人宮頸之后的一種描述,宮頸糜爛并不一定是病理情況。事實上,宮頸糜爛可以是生理性的(如宮頸柱狀上皮外翻),也可以是病理性的。慢性宮頸炎和宮頸上皮內瘤變也可以表現為宮頸糜爛。宮頸上皮內瘤變三級如果不治療,若干年后則有可能會變成宮頸癌。
詳細點擊專題:盤點癌癥常見誤區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許赫赫 通訊員:黃金娟 歐曉芳)
宮頸癌疫苗之所以如此受關注,緣于宮頸癌超強的殺傷力。宮頸癌有著一個響當當的名號“女性第二殺手”,僅次于乳腺癌。在全球范圍內,每年約有20……詳細>>
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疾病,女性盡量做好宮頸癌的防治工作,注射宮頸癌疫苗能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最好定期到醫院檢查身體,并且要遠離放射線和有毒物……詳細>>
據美國“健康日”網站3月27日報道,《英國醫學雜志》刊登奧地利最新研究發現,即使是已經出現宮頸癌癌前病變的患者,接種HPV(人乳頭瘤狀病……詳細>>
宮頸癌在近些年的發病率是越來越高,它的出現讓很多女性都感覺到害怕,害怕卵巢癌的發生讓自己性命喪失。而在生活中有很多女性對于宮頸癌是比較重……詳細>>
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在女性惡性腫瘤中居第二位,僅次于乳腺癌,而且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有很多女性朋友為了預防宮頸癌的發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