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反復盆腔炎癥發作史、月經周期不規則、月經過多、放置宮腔節育器、不育等病史有助于繼發性痛經之診斷。
通過雙合診及三合診,可發現一些導致痛經之病因,如子宮畸形、子宮肌瘤、卵巢腫瘤、盆腔炎塊等。肛診捫得子宮骶骨韌帶結節狀增厚,對早期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癥尤為重要。
其他檢查:如血沉、白帶細菌培養、B超盆腔掃描、子宮輸卵管造影、診斷刮宮,最后應用宮腔鏡、腹腔鏡檢查可及早明確痛經之發病原因。宮腔鏡檢查可發現刮宮時遺漏的細小病灶,如小肌瘤、息肉、潰瘍等,而提供有價值的診斷依據,可在診刮之后進行。
警惕痛經可能掩蓋大毛病
“痛經為婦科最常見的癥狀之一,是指8成女性受到痛經困擾
女性在經期期間及經期前后,出現下腹部疼痛、墜脹、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適,癥狀嚴重時影響生活質量。”專家表示,曾經有數據表明,8成女性受到痛經的困擾。一些嚴重的痛經患者還會出現惡心、出汗、手腳冰涼,甚至暈過去的狀況。有些女性在痛經的那幾天,經常是不能工作,要躺在床上安心休息。
不少人都覺得痛經就是肚子疼痛,但專家卻表示,痛經也分種類的,“臨床上將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徐主任說,原發性痛經是指生殖器官沒有器質性病變的痛經,多出現在月經初潮后不久的青春期少女和未生育的年輕婦女。而繼發性痛經則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質性病變所致。
痛經救治不及時可能釀大患
“我見過的一些病人中,很多人都是痛經嚴重了才來就醫。大多數人都抱著這樣一個想法,疼就疼吧,忍一忍就過去了!”專家表示,還有些女性是因為長輩曾說過,結婚后或是生了小孩后就不會痛經了,因此也就沒當回事!殊不知,痛經也可能掩蓋大毛病,如果不及時救治,會釀成大患。
專家表示,她曾經接診過這樣的病例:市民李小姐長期患有痛經,每月一到經期來臨,就會疼的很厲害,甚至無法正常工作。最初,只是用熱水敷一敷,簡單吃點鎮痛藥,可后來越來越嚴重,一檢查才發現是患上了子宮內膜異位癥。
專家解釋,對于繼發性痛經而言,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子宮肌腺癥、子宮粘膜下肌瘤、慢性宮頸炎、盆腔淤血綜合征、生殖道畸形、子宮頸或宮腔粘連等疾病,都可能是它的病因。“所以,長期痛經時應該及時就診,看一看到底是正常的生理痛經,還是患上了婦科疾病。”
專家也分析了幾個癥狀給大家作為參考。
1、當女性月經量增多,痛經越來越厲害,持續時間越來越長時,就有可能是患上了子宮內膜異位癥
2、如果女性經期出現發燒、下腹墜痛嚴重時,可能是患了盆腔炎
3、經血顏色為淡茶褐色,或氣味發生變化。同時體溫升高和下腹痛,則有可能患上了子宮內膜炎。
痛經與生活方式有關系
,一些女性出現痛經情況也與現代生活方式有很大關系。現在的女性普通處于工作和生活兩種壓力中,時間久了,體內的激素分泌會受到影響。有些女性出于工作需要還要經常接觸電腦,出外應酬朋友、客戶,不少女性晚上還會失眠,種種因素的作用下就很容易出現痛經。
痛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如果女性出現痛經,不管痛經的程度如何,都要查明原因。如果是因為緊張和壓力的原因,就要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如果是因為病理原因,就應該及時查明病因,以便及時治療。
預防痛經定期婦檢很必要
很多人都認為痛經只能緩解,不能根除,其實如果日常做好預防措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有些痛經是可以避免的。例如,平時注意外陰部衛生,經常清洗內衣褲;月經期精神緊張時,多放松心情,聽些輕音樂,避免過度勞累,保持血氣運行暢通。再者,經期應合理飲食,避免暴飲暴食,避免刺激性食物。月經期間,應補充一些有利于“經水之行”的食品,如羊肉、紅棗、蘋果、牛奶、紅糖等為身體溫補。還可以多吃豆類、魚類等高蛋白食物,以補充經期流失的營養素。
對于繼發性痛經,可通過預防婦科疾病的方式,減少痛經的發生率!,女性應定期進行婦科檢查,以便在某些疾病癥狀較輕時就發現,避免病情加重。人工流產后做有效的處理,防止感染。此外,徐主任也建議有痛經的女性,痛經嚴重時可臥床休息,這樣也能減輕疼痛感。
(責任編輯:嚴毓芳 )
文章關鍵詞:
說起痛經,除過經期或經期前后的下腹疼痛、墜脹不適、腰酸等,有時疼痛可以向肛門處放射,甚至大小便時也會加重疼痛。疼痛時間從一兩天到持續整個……詳細>>
痛經是指婦女在經期及其前后,出現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隨月經周期而發,嚴重者可伴惡心嘔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給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