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聾如何預防?
據有關資料統計,先天性耳聾比后天性耳聾的發病率還要高,而且治愈率也很低。所謂先天性耳聾是指從母體中帶來的一種先天性疾病,致病因素很多,有些因素是懷孕期可以預防的。每一對夫婦都希望生育一個耳聰目明的寶寶。那么先天性耳聾該如何預防呢?
對先天性耳聾重要的是早期診斷
對先天性耳聾重要的是早期診斷 ,主要包括產前診斷和出生后早期發現耳聾兩個方面。在妊娠期抽取羊水進行染色體和基因檢查 ,可以發現一些可能導致耳聾的遺傳異常。出生后早期發現耳聾有助于及時對聾兒進行聽力語言康復。學齡前期是人類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 ,錯過這一時期 ,建立語言就非常困難。如能利用聾兒的殘余聽力 ,選配合適的助聽裝置 ,進行特殊的語言訓練 ,可以使聾兒學會語言 ,避免聾啞殘疾。
先天性耳聾的預防
先天性耳聾應以預防為主,注意以下幾點:
1、嚴格執行婚姻法,禁止近親結婚。據報道,三代之內的堂(表)兄妹結婚所生后代的遺傳病發病率比隨機婚配者的后代高150倍。
2、耳聾患者之間婚育前需進行基因檢測,排除攜帶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如夫婦雙方均為相同致病基因突變,其后代100%為耳聾患者。
3、曾生育過耳聾患者的夫婦,再次妊娠前需進行基因檢測,并根據結果抽取絨毛或羊水標本進行基因檢測。
4、未生育過耳聾患者也無家族史的夫婦,最好孕前或產前能進行耳聾基因攜帶者篩查,避免雙方均為耳聾攜帶者,生育耳聾患兒。這一部分工作為聽力出生缺陷的一級預防,防患于未然。
5、嚴格執行婚前檢查,主要檢查雙方是否有影響結婚生育的疾病。
6、提倡適齡生育,婦女最佳的生育年齡是25歲—30歲,年齡過小或過大生育,都會使新生兒畸形的發病率增高。
7、嚴格掌握應用耳毒性藥物的適應癥,盡可能減少用量及療程,特別對有家族藥物中毒史者,腎功不全、孕婦、嬰幼兒和已有耳聾者更應慎重。用藥期間要隨時了解并檢查聽力,發現有中毒征兆者盡快停藥治療。
8、避免顱損傷,盡量減少與強噪聲等有害物理因素及化學物質接觸,接觸煙酒嗜好,不得已時應加強防護措施。
9、加強孕期和圍產期保健,避免病毒感染,防止各種有毒物質的侵害,注意營養物質的攝入,保障孕婦身心健康,有利于胎兒的正常發育。
母孕時怎樣預防耳聾的發生呢?
1、懷孕期間母體的抵抗力較他人低,因此應避免到過于雜亂人多的場所去,以免被傳染病毒性感冒、腮腺炎、腦炎、風疹等傳染性疾病。
2、懷孕期加強自身體質,重視飲食營養成分,適當的活動,減少疾病的發生。
3、保持良好的心情,愉悅的精神狀態,有利于體內分泌各種有利健康的激素,減少胎兒發育異常。
4、母孕期避免接觸x光射線,以確保胎兒健康成長。
5、母孕期避免使用各類藥物,盡量少用藥,也包括各種補藥,如必須用藥時,應該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如早期懷孕自己不知,服用過某些藥物,也應及時到醫院把情況告訴醫生。
6、可疑有家族遺傳耳聾史者,雙方均應到醫院進行家譜分析,染色體和遺傳基因檢查,做到優生優育,減少耳聾的發生率,
如何預防寶寶耳聾
1、當母體的耳聾是由藥物導致的時候,他們的兒女絕對要禁止用該種藥物。
2、孩子在小的時候不能隨便的使用抗生素,如果必須要用的時候,要用少量的,并且療程要短,千萬不可以用靜脈給藥,避免聯合藥物性耳聾用藥。
附: 常用的耳毒性藥物 (藥物的耳毒性是有個體差異的,不是使用者一定致聾或聽力減弱!)
1、氨基糖甙類抗菌素: 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諾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潔霉素等。
2、非氨基糖甙類抗生素:氯霉素、紫霉素、紅霉素、萬古霉素、卷曲霉素、春雷霉素、里杜霉素、巴龍霉素、尼泰霉素、多粘菌素B等。
3、水楊酸類:阿司匹林、非那西丁、APC、保泰松。
4、利尿劑:速尿、利尿酸等。
5、抗腫瘤藥物:順鉑、氮芥、博來霉素、氨甲喋呤等。
6、其他:奎寧、氯喹、心得安、肼苯噠嗪、胰島素、碘酒、洗必泰等。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五歲小孩扁桃體發炎長期不愈怎回事
2024-10-24元胡止痛滴丸應如何服用?
2024-10-24慢性咽炎嗓子不適,哪些藥副作用小
2024-10-24扁桃體發炎,哪些藥副作用小且有效
2024-10-24扁桃體炎能否用交沙霉素片(禾穗牌)及
2024-10-24小孩鼻炎能否服用辛芩顆粒沖劑?
2024-10-24耳朵有鳴鳴聲,用藥治療是否有效?
2024-10-246 周三個月小孩嗓子疼吃金銀花顆粒一
2024-10-24
熱門文章
扁桃體發炎是什么樣子的——專業解析與應對指南
2024-10-10小兒中耳炎的治療方法是什么?
2024-10-08頸淋巴結炎的癥狀有哪些
2024-09-26如何保護“金嗓子”?收好這份教師嗓音保健秘籍
2024-09-10耳朵再造是指什么
2024-08-22鼻炎鼻子不通氣吃什么藥
2024-08-21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有這些
2024-08-20長期耳鳴的治療:全面解析與科學應對
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