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多省份進入流感高發期!專家教你這樣預防
彭劼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感染內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疑難感染中心主任
陳益平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感染學組委員
6月以來,南方多地進入流感夏季流行高發期,福建、廣東、海南、江西等地接連發出預警,一些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接診量明顯增多。據中國國家流感中心7月2日發布的2022年第25周流感監測周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26日,南方省份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持續上升,以A(H3H2)亞型流感病毒為主①。H3H2病毒就是常見的甲型流感病毒,具有流行強度高、感染率高、變異頻率快等特點,極易傳播。
夏季為什么流感也高發?
在大多數人印象中,秋冬或是冬春是流感的高發季,但為何炎熱的夏季也會爆發流感?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感染內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彭劼教授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1~5月疫情期間,人們每天都戴著口罩,起到很好的病毒防護作用。隨著6月份天氣越來越熱,特別是南方地區炎熱又潮濕,戴口罩可能就不那么頻繁了,給病毒傳播帶來了可乘之機。
第二,夏季南方地區多雨,氣候潮濕,在人口密度較高的地區就會造成流感病毒的聚集與傳染。
一張表格教你分辨流感和普通感冒
彭劼教授指出,流感和普通感冒區別很大,普通感冒在癥狀和嚴重程度上都跟流感不是一個量級的,如果把普通感冒比作一只貓,那么流感就是一只老虎。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在全球范圍內,流感每年可致約5%~10%的成人、20%~30%的兒童感染,造成多達500萬例重癥病例和65萬例死亡病例②。
如何區分普通感冒還是流感?一張表格教你分辨。
這6類人群是流感的易感人群
彭劼教授指出,所有年齡段的人都可能受到流感的影響,但與其他群體相比,這六類人的風險更高,包括:
1、外出活動比較頻繁的人:特別是住在人口密度較大城市,經常需要乘坐公交、地鐵的上班族。
2、 65歲以上的老年人:老年人體質較弱,很多人都有基礎疾病,不但容易感染,發展為重癥的機會也會更高。
3、慢性病人群:患有長期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腎病或肝病等慢性病的人群。
4、孕婦:建議孕婦在孕期少去人多的地方。
5、兒童:大多數兒童沒接種過流感疫苗,身體里也沒有對流感病毒的免疫。
6、有免疫性疾病人群:因腫瘤或是免疫系統疾病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劑的人群。
警惕!流感對兒童的危害非常大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陳益平教授表示,今年南方夏季這波流感疫情還有一個特點:高發人群主要在兒童,包括中小學生和低齡兒童。因為流感傳染性很強,也引起了很多學校班級內較大范圍的流行,導致有的學校或班級為了防止傳染進一步擴散不得不停課。
從兒童群體來說,兒童為流感的高發人群,是由于大部分兒童沒有感染過流感或者未接種過流感疫苗,缺乏對于流感病毒的免疫力。另外,從流感病毒來看,流感病毒有眾多亞型,經常會發生變異,不同亞型之間缺乏交叉免疫,不同年份主要流行的毒株也一直在變化,如果疫苗沒有覆蓋相應的毒株,即使接種疫苗也還是可能會感染。南方地區由于氣候等因素,一般每年有兩個流行高峰,除了冬天的流感季,春夏季節也會發生流感流行。
陳益平教授介紹,流感不是局限于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會導致全身中毒癥狀,表現為持續反復的高熱(高達39/40℃),乏力,肌肉酸痛,還會累及消化道,引起嘔吐和腹瀉等癥狀。流感最大的危害在于可導致多系統的并發癥。首先,最常見的是下呼吸道肺炎,包括流感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也包括合并細菌感染的肺炎,是導致流感死亡最為常見的因素。其次,除了呼吸系統,流感的并發癥也會累及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病毒性腦炎,嚴重情況下會引起驚厥或昏迷。更嚴重的情況會并發壞死性腦病,迅速進展,出現頻繁驚厥伴有意識喪失,死亡率高,愈后差。另外,流感的并發癥也會累及心臟,導致心肌炎,表現為心電圖、心肌酶譜異常,臨床患者會表現為胸悶、心悸、心慌、面色蒼白。嚴重的情況下也會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導致死亡。除了呼吸、神經和心臟重要器官的并發癥,流感也會導致肝臟、腎臟和骨骼肌系統的一些并發癥。
因此,陳益平教授也特別提醒廣大家長,在流感流行的季節,發現孩子突然起病,表現為高熱(體溫39℃以上),或者同時伴有肌肉酸痛、喉痛疼痛或是輕微咳嗽等癥狀(流感樣病例),就要警惕流感的可能性。如果知道孩子的班里或者家庭中有上述流感樣病例的,要及時就醫,行流感病毒抗原檢測,從而明確診斷,幫助孩子盡早治療。
得了流感后第一時間要抗病毒治療
彭劼教授指出,一旦出現流感癥狀,應第一時間進行抗病毒治療,比較好的抗病毒藥物有奧司他韋,還有一種新型的抗病毒藥物瑪巴洛沙韋,它可以將病毒載量很快降到很低的水平,這樣一來,不但自己的癥狀很快會好,傳播給其他人的風險也減少了。
對于兒童流感的治療,陳益平教授認為,流感屬于自限性疾病,但兒童是流感并發癥的高危人群之一,感染后需要針對流感病毒進行抗病毒治療,可采用西藥抗病毒藥物或者傳統的中醫藥進行治療。西藥抗流感病毒作用機制明確,療效肯定,臨床治療用藥包括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奧司他韋、扎那米韋,通常療程為5天)以及新藥瑪巴洛沙韋,屬于核酸內切酶抑制劑,只要服用一次就可以見效。
同時,陳益平教授提醒,抗病毒藥物使用要盡早,早期使用臨床獲益最大,提醒廣大市民在醫生的建議下規范使用流感抗病毒藥物。此外,可針對流感癥狀使用一些對癥治療的藥物,例如退燒藥,退燒藥應合理使用,目標是將體溫控制在適宜的溫度,不需要追求37℃以下無熱度。對于發生并發癥的患者,建議住院治療,針對不同的并發癥采取相應的治療。
專家提醒:預防流感牢記這幾招!
流感可治可防,有效預防流感,需要牢記這幾招:
1、接種流感疫苗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彭劼教授建議,60歲及以上老年人、6月齡至5歲兒童、孕婦、6月齡以下兒童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慢性病患者和醫務人員等重點人群,每年優先接種流感疫苗。陳益平教授提示,應在流感季來臨之前,提前2~4周接種疫苗。面對夏季可能的流感流行,應在冬季就接種流感疫苗。
2、保持環境通風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增強體質;勤洗手;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在流感流行季節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
3、為孩子建立保護圈
陳益平教授建議,無論是家庭,還是幼兒園和學校,都應該為孩子建立預防流感的保護圈,比如家長或看護兒童的人要積極預防流感,才能不傳染給孩子,如果孩子確診患上流感一定要進行居家隔離,等臨床癥狀消失、體溫正常兩天后再讓孩子去學校,避免傳染給其他同學。
4、緊急藥物預防
建議對有重癥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觸者,且未接種疫苗或接種疫苗后尚未獲得免疫力的人群,進行暴露后藥物預防,建議不要遲于暴露后48小時用藥,可使用奧司他韋、瑪巴洛沙韋等,但藥物預防是一種緊急臨時預防措施,不能代替疫苗接種。
據了解,瑪巴洛沙韋于2021年4月在我國獲批,并于獲批8個月后就納入新版國家醫保。與奧司他韋每天2次連續服用5天相比,瑪巴洛沙韋全病程只要一次口服,可以更快地清除病毒,縮短傳染期并明顯縮短流感癥狀的持續時間。在國內,瑪巴洛沙韋適用于12周歲及以上單純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包括既往健康的患者以及存在流感并發癥高風險的患者。在國外已獲批12歲以下兒童適應癥。
來源:健康時報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科聞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興縣哪家醫院治療口蹄疫效果好?
2024-10-20市區治療口蹄疫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0涼山彝族自治州口蹄疫治療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0哪里治療口蹄疫比較好?
2024-10-20蓬江治療口蹄疫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0民勤縣治療口蹄疫應選擇哪家醫院?
2024-10-20橋東區哪家醫院治療口蹄疫效果佳?
2024-10-20淇濱區哪家醫院治療口蹄疫效果佳?
2024-10-20
熱門文章
艾滋病窗口期多久:定義、影響因素與科學度過策略
2024-10-10什么叫氣溶膠傳播?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10-10乙類傳染病知識全面普及
2024-09-29艾滋病有哪些癥狀?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09-23兩歲嬰兒患艾滋病怎么辦?
2024-09-09艾滋病早期預警信號,深度解析皮疹癥狀
2024-09-02專家:HIV感染者可實現每兩月給藥一次
2024-08-30隱匿性感染是否具有傳染性?
202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