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炎癥狀有什么表現
椎間盤炎(discitis)指椎間盤本身的炎癥,累及終板和椎體。自發性的椎間盤炎最常見于兒童,成人的椎間盤炎絕大多數是繼發于脊柱的侵襲性操作,而非繼發于脊柱侵襲性操作的成人自發性椎間盤炎臨床較少見。主要有三種病因學說:細菌感染、無菌性炎癥和人體自身免疫反應。
主要是病變部位疼痛及持續不規則低熱,病變區肌肉痙攣,深壓痛及叩痛明顯。有時可并發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血沉增快、白細胞增高是本病主要表現,為診斷此病重要指標,也是鑒別細菌性感染及非細菌性感染的標準。
通常緩慢發病,偶有急性發病者。多數患者體溫正常或有低熱,個別病例可達39℃以上。最常見的癥狀是腰痛和牽涉痛。這種疼痛分布與脊神經支配區有關,如胸椎病變常表現為胸背痛和季肋痛;胸腰椎及上腰椎病變時,常有髖關節、腹股溝、下腹部及股前區痛,放射痛;下腰椎病變常為臀部、股后和坐骨神經分布區疼痛。疼痛部位與病變椎間孔發出的脊神經根支配區相一致。病變部位椎旁和受累棘突壓痛。白細胞計數一般不高,但血沉均明顯加快。最早期的X線表現為椎間隙狹窄;后期,相鄰椎體表面廣泛破壞,軟骨板全部糜爛、破壞,軟骨下骨質增生,密度增高,骨膜下新骨形成,其破壞和修復貫穿著整個病理過程。盡管椎間隙進一步狹窄,相鄰椎體邊緣硬化,并有骨橋形成,但不發生椎體問骨性融合。這些與脊柱結核的X線表現不同。
因腰椎間盤手術后引起的感染,一般在術后2-3d,患者體溫升高,腰部、背部疼痛嚴重,僵硬,但可無軟組織感染現象。若有皮下感染,拆去縫線引流后,傷口數日可愈合。但也有形成慢性竇道,很久不愈者,腰痛仍繼續加重,尤以夜間疼痛更重。病變椎旁及棘突有明顯壓痛;雙下肢或一側直腿抬高試驗陽性,6-12周X線照片可見椎間隙變窄,相鄰兩椎體邊緣硬化,密度增高。
(責任編輯:張琴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家人 07 年腦出血至今未愈,如何治
2024-10-24腦出血后無法正常進食的病人能否吃全素
2024-10-2420 歲女性小腦出血左小腦畸形,走路
2024-10-24腦梗塞患者用藥多久能康復,有無效果
2024-10-24腦出血后遺癥肢體活動不利能吃步長腦心
2024-10-24腦梗塞患者康復期間適宜服用哪些藥物
2024-10-24腦血栓患者丁苯酞軟膠囊服用多久為宜
2024-10-24僅對腦梗治療過應注意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坐下來時身體不自主搖動,這是怎么回事?
2024-10-25漸凍人是什么病?一篇帶你全面了解
2024-10-17老年人癡呆如何治療?要注意以下這幾點
2024-10-17三叉神經痛無法吃飯、洗臉,3D可視化技術快速驅痛
2024-10-15中風嚴重嗎?中風發作前的征兆
2024-10-14偏執型精神分裂癥要注意鑒別和檢查
2024-10-12理解與關愛:腦性癱瘓兒童的癥狀與早期識別
2024-10-11失眠危害大 吃什么有助緩解失眠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