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出血熱的原因是什么?
出血熱毒侵入人體后,隨血液散布全身,在各臟器組織細胞,特別在血管內皮細胞中增殖并釋放至血液,引起病毒血癥,出現發熱和中毒癥狀。當小血管和毛細血管受到損害,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外滲,有效循環血量下降,導致低血壓休克。在血管損害基礎上,血小板損害、聚集、破壞和功能障礙,加上凝血機制失調,DIC形成等引起全身廣泛性出血。
腎血管損害,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腎間質水腫。腎小球基底膜損傷,腎小管上皮細胞變性,壞死、脫落和腎小管阻塞等引起蛋白尿、少尿和腎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引起上述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病毒作用:近年研究,觀察到受EHFV感染細胞可出現細胞結構和功能變化。人血管內皮細胞對EHFV有易感性。病毒在血管內皮細胞內繁殖、可引起細胞腫脹、基底膜裸露、疏松和中斷、連續裝置分離等變化。還觀察到感染EHFV的內皮細胞可出現細胞回縮、細胞間隙形成和通透性增加。受感染的內皮細胞合成和釋放前列環素在疾病早期明顯增加,后者可促進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血漿外滲。但也有人在感染的血管內皮細胞未發現有明顯的細胞病變。有人觀察到患者受病毒侵犯的骨髓巨核細胞,發現骨髓巨核細胞有成熟障礙。從肝、胃粘膜和腎的活檢,肝細胞,胃粘膜上皮細胞均有嚴重的變性,壞死、出血和超微結構的變化,腎小球、腎小管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并在這些活檢標本中檢出EHFV。EHFV可通過血腦屏障,引起中樞神經病變,并在神經細胞內檢出到EHFV。
出血熱是由以下原因引起:
一、宿主動物和傳染源:主要是小型嚙齒動物、包括鼠。
二、傳播途徑:主要傳播為動物源性,病毒能通過宿主動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傳播是人類感染的重要途徑。
三、人群易感性:一般認為人群普遍易感,隱性感染率較低,一般青壯年發病率高,二次感染發病罕見。
(責任編輯:尹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臨睡前誤服一粒匹維溴銨片該如何處理
2024-10-24
熱門文章
細菌感染要做什么檢查?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08-12腋窩35.7度是低燒嗎?
2024-01-23成年人38度算發燒嗎?
2024-01-15慢性胃炎怎樣治療
2024-01-12滴水觀音中毒的癥狀
2023-12-2937.3算不算發燒
2023-12-2636.8度正常嗎
2023-12-26菌血癥的癥狀
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