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出血熱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登革病毒屬于黃病毒科(Flaviviridae)中的黃病毒屬(Flavivirus),病粒呈啞鈴狀,棒狀或球形,直徑為40~50nm,基因組為單股正鏈RNA,長約11kb,編碼3個結構蛋白和7個非結構蛋白,基因組與核蛋白一起裝配成二十面對稱的病毒顆粒,其外部有一層由脂蛋白組成的包膜,包膜含有具型和群特異性的抗原。根據抗原性的差異,登革病毒可分為四個血清型,各型之間以及與乙型腦炎病毒之間都有部分交叉免疫反應性。
初次感染者,于病程的第4~5天即可在血清中檢出特異性抗體,2~4周達高峰,可呈低滴度維持數年以上。
登革病毒在伊蚊胸肌細胞,猴腎細胞及新生小鼠腦中生長良好,病毒在細胞中的復制可導致細胞病變,目前最常用于分離登革病毒的細胞株是來自白紋伊蚊胸肌的C6/36細胞株。
登革病毒耐低溫,在人血清中保存于-20℃可存活5年,-70℃可存活8年以上,然而,登革病毒不耐熱,于60℃ 30min或100℃ 2min即可被滅活,對酸,洗滌劑,乙醚,紫外線,甲醛等亦敏感,較易被滅活。
登革病毒感染可使艾滋病患者體內的1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復制出現暫時性抑制。
發病機制
4型登革病毒均可引起登革出血熱,但以第2型最為常見,1985年在我國海南省出現的登革出血熱也是由第2型登革病毒所引起的,在東南亞各國,登革出血熱多見于1~4歲的兒童,在我國的海南省,則以15~30歲患者占多數。
本病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目前的發病機制只是一種假說,人被登革病毒感染后可產生特異性抗體,嬰兒則可通過胎盤從母體中獲得抗體,這些低滴度的抗體具有較弱的中和作用和較強的促進登革病毒復制作用,故稱為促進性抗體(enhancing antibody),它可促進登革病毒與單核細胞或吞噬細胞表面的Fc受體結合,并可促進登革病毒復制,使被激活的CD4+T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釋放一些血管活性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I(tumor necrotic factor-alpha,TNF-α),白細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白細胞介素10(IL-10),白細胞介素-12(IL-12)和干擾素γ(interferon,IFN-γ)等,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從微血管中滲出,引起血液濃縮和休克,凝血系統被激活則可引起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加重休克,并與血小板減少一起導致各系統的出血,有人發現由第2型登革病毒引起的兒童登革熱,若發病3天內其血漿中游離的登革病毒非結構蛋白NS1水平>600ug/L則很可能發展為登革出血熱。
然而,有人用定量競爭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QC-RT-PCR)技術檢測患者血漿中登革病毒RNA,結果發現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患者的血漿病毒量無明顯差異,提示登革出血熱的發病機制較復雜,不僅僅是由于登革病毒復制率較高所致。
另外,有人發現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癥的男性登革熱患者較易發生登革出血熱。
病理變化主要是全身毛細血管內皮損傷,通透性增加,導致血漿蛋白外滲,微血管周圍出血,水腫及淋巴細胞浸潤,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增生。
(責任編輯:尹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臨睡前誤服一粒匹維溴銨片該如何處理
2024-10-24
熱門文章
細菌感染要做什么檢查?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08-12腋窩35.7度是低燒嗎?
2024-01-23成年人38度算發燒嗎?
2024-01-15慢性胃炎怎樣治療
2024-01-12滴水觀音中毒的癥狀
2023-12-2937.3算不算發燒
2023-12-2636.8度正常嗎
2023-12-26菌血癥的癥狀
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