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低燒有什么癥狀表現?
發燒是一種癥狀,風濕、結核、慢性炎癥、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會引起持續低燒;長期心理緊張、情緒不穩定也會引起體溫中樞紊亂,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續低燒。低燒是指體溫在37.3℃~38℃,長期低燒是指持續發燒兩周以上,不包括間斷發燒。寶寶長期低燒也可以是生理性的,即并非有病的表現。這種低燒多為37.2~37.5℃(腋下體溫),孩 子精神食欲好,無病癥表現,通過各方面的檢查也沒有發現不正常。
生理性低熱
小兒體溫晝夜之間是有波動的,下午稍高,但波動一般不超過1℃;如小兒活動,哭鬧、衣著過厚、室溫過高等因素影響,使小兒分解代謝增加,產熱過多出現的一過性低熱,稱生理性低熱。
體質性低熱
體質性低熱屬于功能性低熱的一種。特點是晨間體溫比晚上體溫稍高,伴有多汗、乏力、納差等表現,全身無任何體征,胸片、血沉等項檢查正常,低熱時服用退熱藥物無效,但低熱可自退。這種體質性低熱一般不影響健康。
季節性低熱
多發生于夏令季節,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習稱小兒夏季熱。特點為體溫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夏季時體溫上升,多表現為長期低熱,口渴多飲,多尿、無汗、乏力等,季節性低熱屬功能低熱的一種,氣候好轉時體溫轉為正常,第二年同樣時間可出現同樣低熱表現。
感染性低熱
小兒患麻疹、白喉、百日咳等急性傳染病后或小兒感染性疾病痊愈之后出現的低熱,多與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小兒體溫調節中樞紊亂有關,進行各項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可正常。
慢性感染性低熱
這是由于病原體微生物刺激,引起小兒的發熱反應,是最常見的小兒低熱原因。各種慢性感染中以肺結核引起的低熱最常見,其次是扁桃體炎、中耳炎、泌尿系的炎癥或慢性感染,各種細菌引起的敗血癥、病毒感染、原蟲感染反應、立克次氏體感染等都可出現長期低熱。
非感染性低熱
小兒如果患了內分泌系統的疾病,結締組織疾病、慢性白血病或惡性淋巴瘤等情況可出現長期低熱。父母應予注意,如果小兒出現反復低熱,蒼白、消瘦、乏力及關節、肌肉和胸部疼痛等現象,須積極診治。
鏈球菌感染后狀態
個別兒童在患呼吸道感染后,出現持續性低熱,驗血時,抗“O”滴度增高,血沉加快,用青霉素、水楊酸和小劑量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癥狀迅速緩解,這種現象的低熱稱為鏈球菌感染后狀態。
(責任編輯:陳立榮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阿奇霉素單次 1g 的劑量含義及后續
2024-10-24白帶有小白粒且持續低燒、全身無力、口
2024-10-24土霉素能否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哪些人禁
2024-10-24反復咳嗽有黃濃痰難以咳出怎么辦
2024-10-24深呼吸感覺肺里有痰,呼吸稍重,咳痰困
2024-10-24頭孢克洛和頭孢克肟有何區別,咳嗽能吃
2024-10-24懷孕時用了婦炎康等藥,寶寶能留嗎
2024-10-24阿奇霉素片和阿奇霉素分散片有何區別?
2024-10-24
熱門文章
速福達干混懸劑 開啟兒童流感治療新時代
2024-08-09喉嚨很癢總咳嗽怎么辦?
2024-06-20掌握呼吸道傳染病基本知識,科學應對流感
2024-04-25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兒童群體中高發 專家提醒及時確診、盡快干預
2024-04-24一有流行病就中招?提升孩子免疫力是關鍵
2024-03-11肺病有哪些種類
2024-02-19支氣管擴張能否徹底治愈?
2024-02-06支原體感染咳嗽的癥狀及其診斷與治療
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