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病機制談慢阻肺病因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簡稱,也有醫師理解為慢支炎肺氣腫,這種疾病是世界四大殺手之一。而按照臨床醫學的解釋,慢阻肺的發病機制與下列因素有緊密的聯系。以下分別從人體器官病變及人體內細胞因子病變等角度來敘述造成慢阻肺的主要成因。
1、阻塞性通氣障礙
慢性細支氣管炎時,由于小氣道的狹窄、阻塞或塌陷,導致了阻塞性通氣障礙,使肺泡內殘氣量增多,而且,細支氣管周圍的炎癥,使肺泡壁破壞、彈性減弱,更影響到肺的排氣能力,末梢肺組織則因殘氣量不斷增多而發生擴張,肺泡孔擴大,肺泡間隔也斷裂,擴張的肺泡互相融合形成氣腫囊腔。此外,細支氣閉塞時,吸入的空氣可經存在于細支氣管和肺泡之間的Lambert孔進入閉塞遠端的肺泡內(即肺泡側流通氣),而呼氣時,Lambert孔閉合,空氣不能排出,也是導致肺泡內儲氣量增多、肺泡內壓增高的因素。
2、彈性蛋白酶增多、活性增高
與肺氣腫發生有關的內源性蛋白酶主要是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釋放的彈性蛋白酶。此酶能降解肺組織中的彈性硬蛋白、結締組織基質中的膠原和蛋白多糖,破壞肺泡壁結構。慢性支氣管炎伴有肺感染、尤其是吸煙者,肺組織內滲出的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較多,可釋放多量彈性蛋白酶。
3、基因遺傳
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還可生成大量氧自由基,能氧化α1-抗胰蛋白酶活性中心的蛋氨酸使之失活。α1-抗胰蛋白酶乃彈性蛋白酶的抑制物,失活后則增強了彈性蛋白酶的損傷作用。α1-抗胰蛋白酶由肝細胞產生,是一種分子量為45000~56000的糖蛋白,它能抑制蛋白酶、彈性蛋白酶、膠原酶等多種水解酶的活性。遺傳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是引起原發性肺氣腫的原因,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的家族,肺氣腫的發病率比一般人高15倍,主要是全腺泡型肺氣腫。但是,在我國因遺傳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引起的原發性肺氣腫非常罕見,并不重要。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阿奇霉素單次 1g 的劑量含義及后續
2024-10-24白帶有小白粒且持續低燒、全身無力、口
2024-10-24土霉素能否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哪些人禁
2024-10-24反復咳嗽有黃濃痰難以咳出怎么辦
2024-10-24深呼吸感覺肺里有痰,呼吸稍重,咳痰困
2024-10-24頭孢克洛和頭孢克肟有何區別,咳嗽能吃
2024-10-24懷孕時用了婦炎康等藥,寶寶能留嗎
2024-10-24阿奇霉素片和阿奇霉素分散片有何區別?
2024-10-24
熱門文章
速福達干混懸劑 開啟兒童流感治療新時代
2024-08-09喉嚨很癢總咳嗽怎么辦?
2024-06-20掌握呼吸道傳染病基本知識,科學應對流感
2024-04-25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兒童群體中高發 專家提醒及時確診、盡快干預
2024-04-24一有流行病就中招?提升孩子免疫力是關鍵
2024-03-11肺病有哪些種類
2024-02-19支氣管擴張能否徹底治愈?
2024-02-06支原體感染咳嗽的癥狀及其診斷與治療
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