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溶血性貧血的癥狀表現
各種溶血性貧血的臨床表現大多缺乏特異性,表現多樣,但有其共同之處。患兒皮膚、口唇、眼結膜、耳垂、手掌及指甲床蒼白,感疲倦,肌肉無力。可有黃疸、氣喘、心律加快、食欲不振、頭昏、怕冷等癥。
小兒溶血性貧血的癥狀表現
(1)慢性溶血性貧血:一般為血管外溶血,這種溶血性貧血,是由于異常的紅細胞在流經脾臟時被脾阻留、破壞所致。起病緩慢,癥狀體征常不明顯。
典型的表現為貧血、黃疸、脾腫大三大特征。有的病例由于溶血的速度未超過骨髓代償的能力,可不出現貧血,黃疸不重。肝臟清除膽紅素的能力很強,也可不出現黃疸。有癥狀者常為乏力、蒼白、氣促、頭暈等。體檢除發現肝脾腫大、黃疸外,還可能有骨痛及下肢踝部的慢性潰瘍。
此種溶血常見于血紅蛋白病的溶血、紅細胞膜異常所致的溶血等。 溶血性貧血的診斷主要依靠實驗室檢查。當患兒有貧血伴有網織紅細胞增高時,應考慮到溶血性貧血存在的可能性,應選擇下列試驗尋找紅細胞破壞增加的直接和間接證據。
(2)急性溶血性貧血:一般為血管內溶血,這種溶血發生在血管內,紅細胞破壞的產物血紅蛋白在血漿中與結合珠蛋白結合,因此消耗結合珠蛋白而使其含量下降。
表現為急性起病,可有寒戰、高熱、面色蒼白、黃疸;此外還可有惡心、嘔吐、感胸悶、腹痛;以及腰酸、背痛、少尿、無尿、排醬油色尿(血紅蛋白尿)、甚至腎功能衰竭等。
嚴重時神志淡漠或昏迷,甚至發生周圍循環衰竭,休克。此種溶血常見于嚴重的溶血性輸血反應、藥物或毒物誘發的溶血、紅細胞酶缺乏所致的溶血、PNH、冷凝集素誘發的溶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燒傷引起的溶血等。
溶血性貧血的治療原則
濕熱藥毒、先天稟賦不足與氣血虧損是本病的中心環節,故清熱利濕、益氣補血為本病的基本治療原則。急性溶血者,多濕熱壅盛,雖有氣血虛,仍以清利濕熱為主。慢性溶血者反復發作,以氣血虧損為主,當益氣養血、補養心肝脾腎為主。如病情惡化,出現煩躁不安、氣促、脈微欲絕等陰陽欲竭者,當以救陰固脫、回陽救逆為要。
(責任編輯:吳敏 )
專家答疑
種植牙骨粉多少錢一克
2024-10-25金屬烤瓷牙多少錢一顆
2024-10-25馬里蘭橋修復義齒圖解
2024-10-25種牙什么情況下需要加骨粉
2024-10-25全口種植牙齒一般需要多少錢
2024-10-25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