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斯蒂爾病的癥狀表現
成人斯蒂爾病又叫變應性亞敗血癥(still's),本病是一種較少見的綜合癥,以兒童為多見。其臨床特點:起病急驟,主要有長期持續或間歇性發熱;反復出現一過性皮疹;游走性關節痛疼及淋巴節腫大,肝脾腫大;周圍血白細胞明顯增高,核左移,血沉增快,血培養陰性;抗生素治療無效,皮質類固醇激素能使癥狀緩解,但減量或停用激素時癥狀常可復發。
本病臨床表現復雜多樣,常有多系統受累,表現為發熱,皮疹,關節痛,其次為咽痛,淋巴結腫大,肝,脾大及漿膜炎等,本病表現及發生頻率。
發熱為本病的重要表現之一,幾乎見于所有的患者,通常是突然高熱,一天1個高峰,偶爾一天2個高峰,以高熱為主,體溫多超過39℃,一般在午后或傍晚時達到高峰,體溫持續3~4h后無需處理自行出汗,在早晨體溫降至正常,也有患者開始為中低熱,在2~4周后出現高熱,部分患者體溫不規則,全天任何時候都可出現高熱,熱型以弛張熱多見,其他有不規則熱和稽留熱等,約半數患者發熱前出現畏寒,但寒戰少見,熱程可持續數天至數年,反復發作,發熱時皮疹,咽痛,肌肉和關節疼痛癥狀加重,熱退后皮疹可隱退,上述癥狀可減輕,多數患者雖然長期發熱,但一般情況良好,無明顯中毒癥狀。
皮疹是本病的另一主要表現,85%以上的患者在病程中出現一過性皮疹,其表現為彌漫性充血性紅色斑丘疹,有時有輕度瘙癢感,一般分布于頸部,軀干和四肢伸側,也可出現于手掌和足跖,皮疹形態多變,有的患者還可呈蕁麻疹,結節性紅斑或出血點(圖1),皮疹出現時間無規律性,多隨傍晚發熱時出現,并隨清晨熱退后而消失,即晝隱夜現之特點,呈一過性,皮疹消退后不留痕跡,但少數可遺有大片色素沉著,部分患者在搔抓,摩擦等機械刺激后皮疹可加重或表現明顯,稱為Koebner征,皮疹活檢為皮膚膠原纖維腫脹和毛細血管周圍炎細胞浸潤,極個別為非特異性脂膜炎。
關節痛和關節炎為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但可以很輕,以致容易被忽略,一般起病較為隱匿,多為關節及關節周圍軟組織疼痛,腫脹和壓痛,任何關節均可受累,最常侵犯的關節是膝關節,約占85%;其次是腕關節,約占74%,另外,有半數患者出現肘,踝,髖,肩,近端指間關節和跖趾關節受累,約1/3的患者有掌指關節受累,約1/5的患者影響遠端指間關節,最初僅影響少數幾個關節,隨后可發展為多個關節,受累關節的外觀和分布與類風濕關節炎相似,但本病的滑膜炎多輕微且短暫,關節液是炎性的,中性粒細胞升高,一般在2.0×109/L~75×109/L之間,關節癥狀和體征往往隨體溫下降而緩解,部分患者在發熱多天或數月后才出現關節表現,一般而言,關節周圍骨質侵蝕和半脫位現象少見,大多數患者熱退后不遺留關節畸形,少數多關節和近端指間關節受累者亦可發生慢性關節損害,腕掌和腕關節受累可在多年以后出現強直,少數頸椎,顳頜關節和跖趾關節受累者也可發生關節強直,多數患者發熱時出現不同程度的肌肉酸痛,少數患者出現肌無力及肌酶輕度升高。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反復難受疼痛怎么治?
2024-10-24
熱門文章
細菌感染要做什么檢查?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08-12腋窩35.7度是低燒嗎?
2024-01-23成年人38度算發燒嗎?
2024-01-15慢性胃炎怎樣治療
2024-01-12滴水觀音中毒的癥狀
2023-12-2937.3算不算發燒
2023-12-2636.8度正常嗎
2023-12-26菌血癥的癥狀
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