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的診斷標準有哪些?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infectious mononucleosis)為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所致急性淋巴細胞增生性傳染病。多見于兒童和青年,6歲以下兒童多呈隱性感染或輕型感染,15歲以上感染者多呈典型癥狀,35歲以上很少患本病。病后可獲得持久性免疫。
全年均可發病,傳播途徑主要是經口鼻密切接觸,飛沫傳播很少,但在暴發流行過程中,飛沫傳播起主要作用。偶可經輸血傳染。
典型病例臨床表現為發熱、咽痛、淋巴結腫大、肝脾大、周圍血中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增多并出現異形淋巴細胞。但不典型病例甚多。
診斷檢查:
一、流行病學資料
當地有本病發生,有與本病病人接觸史。潛伏期兒童5~15d,成人4~7周。
二、實驗室檢查
1、血象
外周血白細胞總數發病第1周可正常或稍低,第2~3周升高,達(15~25)×10^9/L,偶可達40×10^9/L,分類以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占優勢(占0。 42~0.88),淋巴細胞總數增高,>4.5×10^9/L,異型淋巴細胞增多達1.0×10^9/L。其中異型淋巴細胞占0.10時可診斷,≥0。 20可肯定診斷,也有高達0.60~0.90°異型淋巴細胞于發病后4~5天出現,7~10天達高峰,其數值通常>0。 20,持續4~8周,低熱1~2個月者仍可達0.10以上。年齡越小,陽性率越高。也有些病例很少或無異型淋巴細胞。
2、骨髓象
增生正常,淋巴及網狀細胞正常或增多,亦可見異型淋巴細胞,但無原始,幼稚淋巴細胞。可排除急性白血病。
3、血清嗜異凝集試驗(Paul-Bunncl-David-sohn.P-B-D試驗)該試驗雖不屬EBV特異性試驗,但對IM較特異,陽性出現早,有一定的診斷價值,故臨床上仍有為診斷IM的重要手段。
4、病毒特異性診斷
EB病毒抗原診斷:臨床極少用,需時2周~2月。對急性期IM診斷并不適用。用原位雜交,PCR法及Southem印跡法檢出B細胞基因組內的EBV-DNA。方法簡單,特異性及可靠性高。
診斷依據:
①臨床有發熱、咽峽炎、淋巴結腫大、肝脾大、肝功能異常、皮疹等多臟器損害特征,年齡越小,臨床表現越復雜。
②外周血淋巴細胞數增多(>0.50),異型淋巴細胞數多(>0.10~0.20)。
③血清嗜異凝集反應經豚鼠腎吸附后仍陽性(抗體滴度40)。
④EB病毒抗體陽性,抗VCA-IgM陽性是確診急性IM的重要指標。
⑤除外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綜合征。
鑒別診斷:
(1)急性鏈球菌感染性咽扁桃體炎,滲出物呈黃白色,淋巴結腫大僅限于頸部,咽拭子涂片可見膿細胞,血象中性粒細胞增多,對青霉素療效良好,可以鑒別。
(2)以淋巴結、肝、脾大為主要表現者要與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及其他淋巴增殖性疾病鑒別。通過骨髓檢查,淋巴結活檢可證實診斷。
(3)以神經系統癥狀為主要表現者要與病毒性腦炎等鑒別,通過仔細的臨床觀察,血細胞檢查及血清學試驗與之鑒別。
(4)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綜合征:由各種感染性病毒(巨細胞病毒、肝炎病毒等)、藥物過敏等引起臨床上與傳單表現相似的一組綜合征,但其血清嗜異凝集抗體及EBV抗體陰性可鑒別。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哪里能買到美扶伊曲康唑膠囊?
2024-10-24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必亮)的適應癥有哪
2024-10-24如何選擇治療腸胃炎的好醫院?
2024-10-24注射用重組人干擾素α1b對肝腎有保護
2024-10-24如何選擇治療腸胃炎的好醫院
2024-10-24生殖器感染有小白點如何處理?
2024-10-24皰疹性咽頰炎用利巴韋林噴劑可行嗎?
2024-10-24吃壞食物拉肚子多次,擔心有細菌怎么辦
2024-10-24
熱門文章
什么是漢坦病毒?一文全面解讀與科學應對
2024-10-28艾滋病窗口期多久:定義、影響因素與科學度過策略
2024-10-10什么叫氣溶膠傳播?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10-10乙類傳染病知識全面普及
2024-09-29艾滋病有哪些癥狀?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09-23兩歲嬰兒患艾滋病怎么辦?
2024-09-09艾滋病早期預警信號,深度解析皮疹癥狀
2024-09-02專家:HIV感染者可實現每兩月給藥一次
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