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性胸膜炎的治療方法
結核性胸膜炎的治療包括一般治療、抽取胸液、抗結核治療、中醫中藥治療。其化療原則與化療方法和活動性結核相同。
1、一般治療
體溫38℃以上可臥床休息,一般患者可以適當起床活動。總的休息時間大約以體溫恢復正常,胸液消失后仍須持續2~3個月。
2、胸腔穿刺抽液
由于結核性胸膜炎胸液蛋白含量和纖維蛋白含量高,容易引起胸膜粘連,故原則上應盡快抽盡胸腔內積液,每周2~3次。首次抽液不要超過700ml,以后每次抽取量約1000ml,最多不要超過1500ml。如抽液過多、過快,可由于胸腔內壓力驟降發生復張后肺水腫和循環衰竭。若出現頭暈、出汗、面色蒼白、脈搏細弱、四肢發冷、血壓下降等反應,立即停止抽液,皮下注射腎上腺素,同時靜脈內注射地塞米松,保留靜脈輸液導管,直至癥狀消失。如發生肺復張后肺水腫,應進行相應的搶救。胸腔抽液有以下作用:
(1)減輕中毒癥狀,加速退熱。
(2)解除肺臟和心臟血管受壓,改善呼吸及循環功能。
(3)防止纖維蛋白沉著所致胸膜粘連肥厚。目前也有學者主張早期大量抽液或胸腔插管引流可減少胸膜增厚和胸膜粘連等并發癥。
3、抗結核藥物治療
一般采用鏈霉素(SM)、異煙肼(INH)和利福平(RFP)或鏈霉素(SM)異煙肼(INH)乙胺丁醇(EMB)聯合治療。鏈霉素(SM)肌內注射,異煙肼(INH)、利福平、乙胺丁醇頓服,上述口服藥物均連續服用1.0~1.5年。治療過程必須注意抗結核藥物的副作用,如聽力的變化、視覺的變化和肝功能等,發生時應根據情況減量或停用。
結核性胸膜炎不主張常規使用糖皮質激素,因為有許多副作用。當大量胸腔積液、吸收不滿意或結核中毒癥狀嚴重時可用潑尼松,至胸液明顯減少或中毒癥狀減輕時每周減少。減藥太快或用藥時間太短,容易產生胸液或毒性癥狀的反跳。胸腔內注射抗結核藥物或皮質激素沒有肯定意義。抗結核藥物在胸液的濃度已經足夠,胸腔內注射藥物對胸液的吸收及預防胸膜增厚與不用藥物者沒有顯著差異。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反復難受疼痛怎么治?
2024-10-24
熱門文章
細菌感染要做什么檢查?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08-12腋窩35.7度是低燒嗎?
2024-01-23成年人38度算發燒嗎?
2024-01-15慢性胃炎怎樣治療
2024-01-12滴水觀音中毒的癥狀
2023-12-2937.3算不算發燒
2023-12-2636.8度正常嗎
2023-12-26菌血癥的癥狀
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