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蟲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似蚓蛔線蟲簡稱蛔蟲,人體經口誤食感染期蛔蟲卵。幼蟲致病期部分病人肺部X線檢查,可見浸潤性病變,病灶常有游走現象;成蟲致病期可損傷腸粘膜、蕁麻疹、皮膚瘙癢、血管神經性水腫,結膜炎、化膿性膽管炎、膽囊炎、甚至發生膽管壞死、穿孔、以及腸扭轉和腸壞死。
常由于誤食沾有蛔蟲卵的生冷蔬菜、瓜果或其他不潔之物而引起。蛔蟲寄生在小腸內,擾亂脾胃氣機,吸食水谷精微。由于蛔蟲具有喜溫,惡寒怕熱,性動好竄,善于鉆孔的特性,故當人體脾胃功能失調,或有全身發熱性疾患時,蛔蟲即易在腹中亂竄而引起多種病癥。若蛔蟲鉆人膽道、闌門,或蛔蟲數量較多,在腸中纏結成團,則出現多種病變及癥狀。
1、形態特征。蛔蟲成蟲為長圓柱形,似蚯蚓,新鮮時為淡紅色,死亡后為黃白色。雌雄異體,體形向頭尾兩端逐漸變細,尾部呈鈍圓錐形,兩側有明顯的白色側線。雄蟲短而細,長約15~31cm,最寬處直徑為2~4mm,尾端向腹面卷曲;生殖器官為單管型,盤繞蟲體后半部,射精管開口于泄殖腔;射精管的后端部背面有交合刺囊,囊內有近等長的棒狀交合刺一對;肛前乳突數目較多,排列成平行的四行,肛門后有四個雙乳突和六個單乳突。雌蟲粗而長,長約20~35cm(可長達49cm),直徑為3~6mm,尾端平直;生殖器官為雙管型,兩級生殖器官盤繞于蟲體的后2/3部分;子宮粗管狀,每個子宮可長200mm,每組卵巢與輸卵管共約長1250mm,陰門位于蟲體的前1/3與中1/3交界處;體內子宮含蟲卵數可達2 700萬個,產卵約13~36萬個/d。受精卵為橢圓形,約(45~75)μm×(35~50) μm,卵殼透明而厚;未受精卵較狹長,有不等的屈光顆粒。受精卵排出率為45%~60%,發育后成為感染期蟲卵。未受精卵無發育能力,也無傳染性。
蛔蟲卵對外界有較強的抵抗力,在5~10℃條件下能生成約2年,在缺氧情況下可存活3個月左右,在22℃干燥環境能耐受2~3周。在潮濕、疏松、砂質土壤中能生存6年左右。在糞坑中能存活1年以上。蛔蟲卵能耐受一般化學消毒劑,在30℃環境下,磺胺(2%左右)、氨水等均不影響蟲卵發育。蟲卵不能被醬油、醋及辣椒等調味品殺滅,但對溫度較敏感,日光直射或溫度超過40℃均可被殺滅。在高溫、干燥環境或暴雨沖刷下,蟲卵存活時間短。
2、生活史。蛔蟲寄生于人體小腸內,以空腸為多,回腸次之,寄生于十二指腸及胃者很少。寄生在腸內蟲數差異很大,少者幾條,多者幾十條,偶有多達2000條以上者。蛔蟲無中間宿主,雌雄交配后,雌蟲產受精卵隨糞便排出人體外,在溫暖、潮濕、氧氣充分的泥土中,約經2周發育為蚴蟲,再經1周蚴蟲第一次蛻皮后即為感染期蟲卵。感染期蟲卵在外界不能孵化,當被人吞食后,多數被胃酸殺滅,少數進入小腸。進入小腸的感染期蟲卵內的蚴蟲釋放孵化液(內含脂酶、殼質酶及蛋白酶),消化卵殼后,蚴蟲破殼而出。孵出的蚴蟲侵入腸黏膜及黏膜下層,進入靜脈經肝臟、下腔靜脈至右心;或經腸系膜淋巴管、胸導管、鎖骨下靜脈達右心,再經肺動脈,穿過肺微血管進入肺泡,在此進行第2次及第3次蛻皮。蚴蟲沿支氣管、氣管上行至會厭部。如蚴蟲被吞咽,經胃至小腸,在小腸內經第4次蛻皮后即發育為童蟲,逐漸發育為成蟲。自吞食感染期蟲卵到成蟲第一次產卵,約需2個月左右(圖1)。一般情況下,成蟲在小腸內生存1年左右,長者可超過4年。成蟲排出體外后,生成時間很短。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酒精對胰腺炎的影響程度如何?
2024-10-21懷孕 35 天陰超檢查后老是腹痛怎么
2024-10-21三個月小孩大便稀是怎么回事
2024-10-2131 天黃疸仍未消退是何原因及如何應
2024-10-21腹瀉 20 天不止是什么原因及如何應
2024-10-21黑山縣哪家醫院治療胃病效果佳?
2024-10-21突然吐出血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2024-10-21愛輝區哪家醫院治療胃病比較靠譜?
2024-10-21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