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痛與什么有關 飲水擇時有效防胃痛
胃痛是臨床上常見的一個癥狀,那么,慢性胃痛的病因有哪些?慢性胃炎的病因和發病機理尚未完全闡明,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一、急性胃炎的遺患
急性胃炎后,胃粘膜病變持久不愈或反復發作,均可形成慢性胃炎。
二、刺激性食物和藥物
長期服用對胃粘膜有強烈刺激的飲食及藥物,如濃茶、烈酒、辛辣或水楊酸鹽類藥物,或食時不充分咀嚼,粗糙食物反復損傷胃粘膜、或過度吸煙,菸草酸直接作用于胃粘膜所致。
三、十二指腸液的反流
研究發現慢性胃炎患者因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常引起膽汁反流,可能是一個重要的致病因素。胰液中的磷脂與膽汁和胰消化酶一起,能溶解粘液,并破壞胃粘膜屏障,促使H+及胃蛋白酶反彌散入粘膜,進一步引起損傷。由此引起的慢性胃炎主要在胃竇部。胃一空腸吻合術患者因膽汁返流而致胃炎者十分常見。消化性潰瘍患者幾乎均伴有慢性胃竇炎,可能與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有關。煙草中的尼古丁能使幽門括約肌松弛,故長期吸煙者可助長膽汁反流而造成胃竇炎。
四、免疫因素
免疫功能的改變在慢性胃炎的發病上已普遍受到重視,萎縮性胃炎,特別是胃體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縮粘膜內可找到壁細胞抗體;胃萎縮伴惡性貧血患者血液中發現有內因子抗體,說明自身免疫反應可能是某些慢性胃炎的有關病因。但胃炎的發病過程中是否有免疫因素參與,尚無定論。此外,萎縮性胃炎的胃粘膜有彌漫的淋巴細胞浸潤,體外淋巴母細胞轉化試驗和白細胞移動抑制試驗異常,提示細胞免疫反應在萎縮性胃炎的發生上可能有重要意義。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慢性甲狀腺炎、甲狀腺機能減退或亢進、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均可伴有慢性胃炎,提示本病可能與免疫反應有關。
五、感染因素
1983年Warren和Marshall發現慢性胃炎患者在胃竇粘液層接近上皮細胞表面有大量幽門螺旋桿菌(campylobacter pylori)存在,其陽性率高達50-80%,有報道此菌并不見于正常胃粘膜。凡該菌定居之處均見胃粘膜炎細胞浸潤,且炎癥程度與細菌數量成正相關。電鏡也見與細菌相連的上皮細胞表面微突數減少或變鈍。病人血中和胃粘膜中也可找到抗螺旋桿菌抗體。用抗生素治療后,癥狀和組織學變化可改善甚或消失,因此認為,此菌可能參與慢性胃炎之發病。但目前尚難肯定。
預防胃痛的方法
1、定時定量:即每日三餐定時,到了規定時間,不管肚子餓還是不餓。都應主動進食。避免過饑或過飽,使胃堅持有規律的活動。每餐還應堅持食量適度。
2、溫度合適: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否則,過燙過冷的食物進入胃部之后,都會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易引發胃病。
3、細嚼慢咽:對食物充分咀嚼,使食物盡可能變“細”,以減輕胃的工作負擔。咀嚼的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維護作用。
4、飲水擇時: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早晨起床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一小時。餐后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5、適當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對胃有維護作用。胃液中堅持正常的維生素C量,可有效發揮胃的功效,維護胃部和增強胃的抗癌力。
(責任編輯:鄧瑩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長期每天兩次大便,用藥不見好咋回事
2024-10-24服用鹽酸克林霉素膠囊后胃痛如何處理
2024-10-24不知是否因服藥產生不良狀況,該咋辦?
2024-10-24糜爛性胃炎康復期,消化道潰瘍慎用藥物
2024-10-24早晨吃三個小饅頭后吃生力雄丸胃難受咋
2024-10-24拉肚子時能否吃腎寶片,有何更好的藥?
2024-10-24多星期不愛吃飯且惡心眼睛腫是何因
2024-10-24十二指腸潰瘍反復,西藥無效,該咋辦
2024-10-24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