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為什么會下垂?胃下垂診斷鑒別的方法
胃下垂明顯者常見腹部不適、飽脹重墜感,每于餐后、站立或勞累后癥狀加重,伴有食欲不振等。到底是什么導致了胃下垂呢?
1、先天性
多見于無力型體形者。身體素若,胸廓狹小,皮膚蒼白,皮下脂肪菲薄或肌肉營養不良,第十肋游離等。先天性胃下垂患者,常可并發其他內臟(如腎、肝、脾、橫結腸、子宮等內臟下梗等)
2、后天性
多與慢性消耗病合并存在或在大病初愈之后;為其他消化系統疾病的并發癥。如慢性胃炎、猩性潰瘍等;腹肌松弛或腹內壓降低,如婦女多次生育,腹部腫瘤切除術,體重突然減輕,或胸腔內壓增加,如長期咳嗽、悶氣、心界下移等,均可引起胃下垂。
祖國醫學雖無“胃下垂”病名的記載,但認為此癥乃中氣不足,氣虛下陷所致。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納,以降為順;脾主運化,以升為和。兩者一納一運,一升一降,互相配合,在心肺的作用下,將水谷精微輸布于全身,以維持機體的正常功能活動。
由于稟賦不足,機體素弱,七情內傷,飲食勞倦等,均可導致脾胃運化失常,升降失調,脾氣不升,反而下陷,則可導致胃下垂和其他臟器下垂。
現代醫學認為,胃下垂是一種功能性疾病,是由于胃平滑肌或韌帶松弛所致。患者因長期勞累,大腦過渡疲勞,強烈的神經刺激和情緒波動不斷作用于大腦皮層,使皮層和皮層下中樞功能失調,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逆使胃緊張力減弱,蠕動緩慢,機能減退。
但少數患者,因胃腸蠕動亢進,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較短,營養物質不易被吸收,消化功能低下,故日漸消瘦,也可導致胃下垂和其他內臟下垂。
胃下垂如何診斷鑒別
1、與急性胃擴張鑒別:急性胃擴張常發生于創傷,麻醉和外科手術后數小時至一兩天內或飽餐后不久出現,患者感上腹脹滿或持續性脹痛,繼而出現嘔吐,主要為胃內容物,量小,但發作頻繁,雖吐而腹脹不減,患者可迅速出現水電解質紊亂,甚至休克,X線腹部平片可見擴大的胃飽和致密的食物殘渣陰影,服少量的鋇劑可見擴張的胃型。詢問病史有助鑒別。
2、胃潴留:功能性胃潴留多由于胃張力缺乏所致。此外,胃部或其他腹部手術引起的胃運動障礙,中樞神經系疾病、糖尿病所致的神經病變,以及迷走神經切斷術等均可引起本病。尿毒癥、酸中毒、低鉀血癥、低鈉血癥、全身或腹腔內感染、劇烈疼痛、嚴重貧血以及抗精神病藥物和抗膽堿能藥物的應用也可致本病。嘔吐為本病的主要表現。日夜均可發生。嘔吐物常為宿食,一般不含膽汁,上腹飽脹和疼痛亦多見。如有嘔吐宿食,空腹時腹部有振水音,即提示胃潴留。進食4h后,仍可從胃反出或自胃腔內抽出食物則可獲證實。胃腸鋇餐檢查時,鋇劑在4h后的存留50%,或6h后仍未排空,均為本癥之佐證。
本病應與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胃神經官能癥、慢性膽囊炎、胃癌、胃擴張、幽門梗阻等病相鑒別。
(責任編輯:鄧瑩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長期每天兩次大便,用藥不見好咋回事
2024-10-24服用鹽酸克林霉素膠囊后胃痛如何處理
2024-10-24不知是否因服藥產生不良狀況,該咋辦?
2024-10-24糜爛性胃炎康復期,消化道潰瘍慎用藥物
2024-10-24早晨吃三個小饅頭后吃生力雄丸胃難受咋
2024-10-24拉肚子時能否吃腎寶片,有何更好的藥?
2024-10-24多星期不愛吃飯且惡心眼睛腫是何因
2024-10-24十二指腸潰瘍反復,西藥無效,該咋辦
2024-10-24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