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重癥病人中消化道出血發生率為2%~15%,通常對于有可能發生應激相關性黏膜病變的高危病人,包括機械通氣超過48小時、凝血障礙、內鏡或x線診斷消化道潰瘍或胃炎、入院前6周內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嚴重燒傷(超過身體總面積15%)、腦部創傷、服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等患者應及時采取預防措施。那么什么是急性應激性胃炎?急性應激性胃炎引起應激的因素有哪些?什么藥物可以預防?帶著這些疑問,讓小編一一為你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什么是急性應激性胃炎?
急性應激性胃炎指各種應激狀態下,胃和十二指腸黏膜發生的糜爛和潰瘍性損害為特征的一組急性胃黏膜出血病變,為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原因之一。本病典型損害為多發性糜爛和淺潰瘍(若病變累及黏膜肌層以下則稱為應激性潰瘍),周圍炎癥輕,常有出血灶,以胃體為主,可累及全胃,甚至可延伸至食管或十二指腸。
二、急性應激性胃炎引起應激的因素
嚴重感染、嚴重創傷、顱內病變、大手術、休克、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腎衰竭、肝功能衰竭、黃疸、大面積燒傷、代謝性酸中毒、大量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三、 藥物選擇
預防應激性胃炎的藥物包括抗酸劑、硫糖鋁、h2受體阻滯劑(h2blockers)、質子泵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
1、等在多中心隨機雙盲對照試驗中證實,在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病人中硫糖鋁(sucralfate)、h2受體阻滯劑(雷尼替丁;ranitidine)均能明顯降低胃腸道出血,兩者無顯著性差異。迄今沒有研究對靜脈內注射ppi進行前瞻性評價,以明確該治療能否有效降低高危人群、重癥病人嚴重消化道出血。不過,已經證明ppi能提高并維持胃內ph值。胃酸可導致活動性組織損傷、抑制血小板聚集、促進血凝塊溶解,從而潛在地促進出血。因此,抑制胃酸分泌是防止出血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措施,該策略的有效性已經在治療消化性潰瘍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中被證實[2]。與最初的止血治療(如:內鏡治療)相比,靜脈注射ppi顯示能降低消化道性潰瘍再出血的風險(優勢比:0.49),ppi還可降低手術的幾率(優勢比:0.61)[3]。然而,沒有資料證明ppi能降低死亡率。此外,h2受體阻滯劑不能防止再出血的發生。
2、不良反應
h2受體阻滯劑可以導致快速耐受,從而使ph降低、間質腎炎、思維混亂、細胞色素氧化酶系統受抑制(僅在使用西咪替丁時),肌酐清除率<50ml/min時需要調整劑量[4]。ppi應用較安全,副作用較少,包括腹瀉、惡心和瘙癢癥[5]。
3 、體會
如果病人需要靜脈內給藥,h2受體阻滯劑性價比最高。但是,如果病人能夠耐受口服給藥,ppi是最好的選擇,因為該藥在給藥間期能維持胃內ph值。在病人經口進食能滿足所需營養的情況下,應該對是否需要給予預防措施進行全面評估。
(責任編輯:鄭淑真 )
文章關鍵詞:
急性腸胃炎這五個字離我們的日常生活非常近,很多時候不潔的飲食習慣就會突然誘發急性腸胃炎的發生。急性腸胃炎容易出現嚴重嘔吐以及腹瀉,而這兩……詳細>>
急性胃炎易和哪些疾混淆?由于急性胃炎的表現癥狀和其他的疾病較為相似,所以很容易就會混淆,因此要特別注意區分。同時,日常預防急性胃炎也是很……詳細>>
急性胃痛發病急,變化快,病情重。病人感覺胃部劇痛,同是伴隨打嗝、脹氣、惡心、嘔吐、腹瀉、胸悶等病癥。多見急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粘……詳細>>
急性單純性胃炎指各種外在和內在因素引起的急性廣泛性或局限性的胃黏膜急性炎癥。急性單純性胃炎的癥狀體征因病因不同而不盡相同,其病因多樣,包……詳細>>
多數急性起病,癥狀輕重不一,主要表現為上腹飽脹,隱痛,食欲減退,喛氣,惡心,嘔吐,嚴重者嘔吐物略帶血性,由沙門菌或金葡萄及其毒素致病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