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得腸易激綜合征怎么辦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組持續或間歇發作,以腹痛,腹脹,排便習慣和(或)大便性狀改變為臨床表現,而缺乏胃腸道結構和生化異常的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是FGIDs中最具代表性和常見的疾病之一。(1)腹痛:是IBS的主要癥狀,伴有大便次數或形狀的異常,腹痛多于排便后緩解,部分病人易在進食后出現,腹痛可發生于腹部任何部位,局限性或彌漫性,疼痛性質多樣,程度各異,但不會進行性加重,極少于睡眠中發作。
(2)腹瀉:
①持續性或間歇性腹瀉,糞量少,呈糊狀,含大量黏液,但無血液,鏡檢大致正常。
②禁食72h后癥狀消失。
③夜間不出現,有別于器質性疾患。
④約1/4患者可因進食誘發。
⑤不少患者有腹瀉與便秘交替現象。
(3)便秘:排便困難,大便干結,量少,可帶較多黏液,便秘可間斷或與腹瀉相交替,常伴排便不盡感,早期多為間斷性,后期持續存在,甚至長期依賴瀉藥。
老年腸易激綜合征的治療
(1)胃腸解痙藥:抗膽堿能藥物最常用,尚可部分拮抗胃結腸反射和減少腸內產氣,對減輕餐后腹痛、便意窘迫有益。鈣通道阻滯藥如:硝苯地平(硝苯吡啶)(10mg,3次/d)可減弱結腸動力和抑制胃結腸反射,對腹痛、腹瀉有一定效果。匹維溴銨(pinaverium bromide)為選擇性的胃腸道平滑肌鈣離子通道拮抗劑,全身副作用少。
(2)胃腸道動力相關性藥物:洛哌丁胺(loperamide),2~4mg,4次/d,可抑制腸蠕動,止瀉效果良好。多潘立酮(嗎丁啉),10mg,3次/d,是一種多巴胺受體阻斷藥,促進胃十二指腸排空,減弱胃結腸反射。西沙必利(cisapride),10mg,2~4次/d,能增加肌間神經叢節后纖維釋放乙酰膽堿,對全胃腸動力有刺激作用。這二者對減輕便秘及上腹飽脹等有效。
(3)瀉藥:通常避免使用,但對嚴重便秘者可短期使用。首選半纖維素或滲透性瀉藥。睡前服乳果糖15~30ml,效果亦較好,尤其適用于老年人。
(責任編輯:付子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胃間歇性痛伴脹痛和燒胃是何原因?
2024-10-24手術后肚子脹不消化是什么原因
2024-10-24服用硫唑嘌呤后惡心該如何處理
2024-10-24小肚子疼,定坤丸吃完還需再吃嗎?
2024-10-24孕婦能否服用保濟丸
2024-10-24男性雌二醇偏高、肝氣郁結、腎虧兩虛能
2024-10-24有便意卻拉不出,蹲下放屁后仍有便意,
2024-10-24十二指潰瘍反復如何有效應對
2024-10-24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