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潰瘍的實驗室檢查
消化性潰瘍指胃腸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過粘膜肌層的組織損傷。潰瘍可發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胃及十二指腸最為常見,即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其病因、臨床癥狀及治療方法基本相似,明確診斷主要靠胃鏡檢查。潰瘍的發生主要與胃十二指腸黏膜的損害因素和黏膜自身防御修復因素之間失平衡有關。幽門螺桿菌(H.pylori)感染、非甾體抗炎藥(NSAID)、胃酸分泌異常是引起潰瘍的常見病因。典型的潰瘍疼痛具有長期性、周期性和節律性的特點。其中,典型的十二指腸潰瘍多發生在十二指腸球部(95%),最常見在距幽門3cm以內(90%),以前壁居多,其次為后壁、下壁、上壁。
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檢查
大致上可分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方法2類,侵入性方法是指經內鏡檢查活檢作快速尿素酶試驗,幽門螺桿菌培養以及組織學檢查等,非侵入性診斷方法包括血清抗幽門螺桿菌抗體的檢測,14C-尿素呼吸試驗或13C-尿素呼吸試驗。
快速尿素酶試驗在常規檢查方法中可能最具價值,該方法具有高敏感性(85%~95%)和高特異性(98%),而且價廉,易于操作,檢查結果快速得到,Giemsa或warthin-starry染色的組織學檢查方法特異性和敏感性均超過90%,該方法較為簡便,顯微鏡較易識別涂片上的幽門螺桿菌,可以避免尿素酶試驗的假陽性或假陰性,與尿素酶試驗聯合檢查具有相互補充的作用,在所有的幽門螺桿菌診斷方法中,取胃黏膜作幽門螺桿菌培養最為可靠,被視為診斷幽門螺桿菌的“金標準”,其敏感性稍差(70%~80%),因幽門螺桿菌是微需氧菌,需要特殊設備,而且技術難度較大,有時培養不易成功,多數醫院不將幽門螺桿菌培養作為常規檢查,然而,幽門螺桿菌培養在抗生素的選擇上獨具價值,特別是對于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失敗者。
應用酶標法檢測血清抗lgG抗體,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超過90%),該方法易于操作,病人較易耐受,相對價廉,如陽性則表示目前或過去曾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特別適于流行病學調查應用,幽門螺桿菌感染治愈后,血清抗幽門螺桿菌IgG抗體滴度逐漸下降,滴度明顯下降或轉陰約需6個月,因而血清學方法不能確定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否治愈,應用放射性核素14C或13C標記的尿素做呼吸試驗,可判斷受試者胃內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14C或13C標記的尿素口服后,胃內的幽門螺桿菌含有的尿素酶可將尿素分解為氨和14C或13C,后者自呼吸道呼出而被檢出,放射性核素標記的尿素呼吸試驗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既可用于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確立,也可作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否治愈的依據,13C尿素呼吸試驗的優點是無放射性,缺點是操作復雜,需特殊設備,且價格較貴,相比之下,14C尿素呼吸試驗易于開展,但14C具有放射性是其不足。
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進步和廣泛應用,利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檢測幽門螺桿菌DNA的方法也逐步開展,目前用于檢測幽門螺桿菌的分子生物學方法較多,主要的目的有2方面,一是檢查幽門螺桿菌的DNA序列的存在,另一方面是對幽門螺桿菌進行細菌分型,利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可檢測幽門螺桿菌的尿素酶基因片斷和幽門螺桿菌特異性抗原基因片段,鑒于PCR技術的高度敏感性,因此通過該方法檢測幽門螺桿菌具有極高的敏感性,有研究表明,利用PCR技術檢查幽門螺桿菌尿素酶相關的基因片斷的靈敏度可達10~100個幽門螺桿菌或0.01~0.1pg DNA,除了檢測胃黏膜組織中的外,PCR技術還可用于唾液,牙斑,胃液以及糞便幽門螺桿菌的檢測,幽門螺桿菌的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RFLP)分析,幽門螺桿菌質粒,幽門螺桿菌核糖體指紋圖技術有助于鑒別分離菌株的亞型,任意引物擴增多態性(RAPD)分析法也能較好地分辨幽門螺桿菌菌株的亞型,這些方法對臨床上判斷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后幽門螺桿菌的再次感染是復發抑或交叉感染很有幫助。
(責任編輯:數據中心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新生兒照藍光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4奧美拉唑腸溶片可否長期服用及后果
2024-10-24過一周左右開始便秘,如何改善?
2024-10-24喝強骨生血口服液會導致反胃惡心嗎?非
2024-10-24蕁麻疹總因食物過敏復發,如何應對?
2024-10-24炎立消膠囊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024-10-24增生胃炎消化不良能吃乳酸菌素片嗎
2024-10-2432 歲舌苔厚白口臭大便異常多汗怕熱
2024-10-24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