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吃得晚易得胃癌 警惕8大傷胃行為
晚飯吃得晚易得胃癌
忙碌了一整天,晚上和朋友一起吃夜宵是很多人的習慣。但日本科學家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經常吃夜宵或晚飯吃得太晚,都會增加胃的負擔,長期下去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日本東京大學的栗田英男教授領導了這項研究。他們調查了30—40歲胃癌患者患病前的生活飲食習慣,發現他們大都有吃夜宵的習慣,其中晚餐時間無規律者占38.4%。
栗田英男分析,吃夜宵對胃的傷害非常大,因為胃黏膜上皮細胞的壽命很短,約2—3天就要再生一次。而這一再生過程,一般是在夜間胃腸道休息時進行的。如果經常在夜間進餐,胃黏膜就不能得到及時修復。另外,晚上吃的食物留在胃里,會促進胃液大量分泌,對胃黏膜造成刺激,導致抵抗力減弱,出現潰瘍。如果常吃一些油炸、燒烤、臘制食品,里面的致癌物質會進一步傷害胃部。
警惕8大傷胃行為
胃癌在生活中是常見的一種疾病,但是青年人患胃癌的人數越來越多,這其實很大的原因在于青年人在生活中有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
1、三餐不定
胃是一個習慣遵守“時間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時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沒有食物中和,就會消化胃黏膜本身,對胃黏膜造成損害。饑一頓,飽一頓,經常不吃早餐,有時又暴飲暴食,加之開夜車、生活無規律,讓胃癌發病有了“良好”的土壤。
2、飲食不當
易患胃癌的行為如嗜食咸魚、咸肉、咸蛋等腌制食品,或喜好熏烤食物,這些食物中含硝酸鹽較多,而硝酸鹽在胃內可轉化為亞硝胺類化合物,是誘發胃癌的“元兇”。有的青年吃飯狼吞虎咽或食之過飽,經常加重胃腸負擔,還有年輕人嗜食火鍋及“麻辣燙”飲食,這也為胃癌的發生創造了條件。因此,應多食新鮮蔬菜,其中的維生素C能阻斷亞硝胺在體內的形成。
3、喜食煙熏
腌肉、熏魚等加工肉類制品中含有大量亞硝酸鹽,極易形成亞硝酰胺,在胃中直接誘發腫瘤,這也是沿海地區胃癌高發,及日本人胃癌發病率高的原因。瑞典科學家發現,每天攝入加工肉類制品的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幾率就提高15%—38%。
4、吃得太燙可致癌
人體的消化道黏膜非常嬌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過這個溫度,黏膜就會被燙傷。像剛沏好的茶水,溫度可達80—90℃,很容易燙傷消化道。如果經常吃過燙的食物,黏膜損傷尚未修復又受到燙傷,反復地燙傷、修復,會引起黏膜質的變化,進一步發展變成癌癥。
5、酗酒
經常過量飲灑是易患胃癌的行為,致使胃部屢屢遭受乙醇的劣性刺激,特別是乙醇含量較高的烈性酒,容易引起胃部慢性炎癥,進而損壞胃粘膜。
6、抽煙
吸煙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了,而且很可怕的是青年人吸煙的人群越來越多。但是過量吸煙是青年人易患胃癌的行為之一。香煙的煙霧中含有多種可致細胞突變的物質。
7、精神緊張
青年人的工作節奏及生活節奏加快,社會上的競爭亦使青年人的心理壓力增加,精神上處于持續應激狀態,亦會反饋性地誘發胃部疾病以致胃癌,這也是易患胃癌的行為。這也是胃癌的原因之一。
8、藥物刺激引發胃潰瘍
幽門螺旋桿菌是引起胃潰瘍的重要元兇,感染上這種病菌大多是由于飲食不潔、相互傳染所致。很多藥品,如解熱鎮痛抗炎類(阿司匹林、撲熱息痛、止痛片)、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類(地塞米松、可的松)等可直接或者間接地損傷胃黏膜,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引起炎癥與潰瘍,危重的會發生胃出血與穿孔。
腫瘤頻道更多熱文推薦》》》
(責任編輯:果果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消癌平片適用于哪些癥狀?
2024-10-24治療子宮癌應如何選擇醫院?
2024-10-24基底細胞上皮瘤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食道癌轉移左上鎖骨和腹部,灰樹花膠囊
2024-10-24尋找治療宮頸癌的好醫院
2024-10-24眼周汗管瘤激光后未恢復,用藥注意事項
2024-10-24如何選擇治療宮頸癌的醫院
2024-10-24安慶市之外,哪里治療宮頸癌比較靠譜?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