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個飲食行為易得胃癌 要注意
當飲食不注意時,傷害最大的器官就是胃,胃也可因此引發多種疾病,比如胃癌。那么,那些行為易致癌?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這5個飲食行為易得胃癌,要注意
1、不規律飲食、暴飲暴食、過度節食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不規律飲食,很多人因為天氣、工作、心情等原因經常會不按時吃飯,這樣食物就無法中和胃內的胃酸和胃蛋白酶,而消化胃黏膜本身,導致其受損,從而引起危害;而暴飲暴食主要是因為暴飲暴食會增加胃的負擔,導致人的胃動力下降,更容易引起胃部疾病,過度節食更不用說了,對胃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2、晚餐吃的太飽
晚上一般六點以后,最好是不要在吃東西了,更不要吃的太胖,對我們的睡眠是有影響的,還會引起肥胖以及迫使胃腸道處在超負荷的“緊張工作” 中,時間一久,就很容易發生潰瘍、糜爛等問題。這時候如果再不及時治療,就有可能發生癌變。
3、吃的不干凈
吃的不干凈也是因為引起胃部疾病的一重大原因,這主要是由于不干凈的食物會導致食用者受到幽門螺桿菌感染,從而引起胃炎、胃潰瘍、胃癌等問題。
4、吃的太涼,不知道保暖
胃是比較脆弱的一個器官,所以如果吃的太涼,很容易引起胃痙攣、腹瀉、嘔吐以及消化不良等多種問題,同時,不注意保暖,也會影響腸胃功能,從而引起多種腸胃疾病。
5、抽煙酗酒
煙當中的多種成分,對胃黏膜的傷害都是很大的,還有致癌的成分,而酒精對我們的胃黏膜刺激性是很多的,所以如果經常進行這兩種行為,那么,得胃炎、胃潰瘍、胃癌等胃部疾病的幾率是很高的。
日常生活中,怎么防止胃癌?
1、要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
首先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病毒感染;其次,吃飯時別要狼吞虎咽,不要暴飲暴食,不要挑食,不要偏食,不要經常吃一些過燙過冷的食物,不要經常吃辛辣刺激、油炸、油膩的食物,按時吃飯。
2、積極的治療胃部疾病
如果有胃炎、潰瘍等腸胃疾病,及時治療,避免癌變。
3、定期篩查
胃癌好發于四十歲以上的人群,但是這幾年有年輕化的趨勢,所以建議超過30歲,一年一次的體檢是不可少的。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四個月寶寶胸口有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怎樣為腎血管瘤選擇恰當的手術方式
2024-10-21怎樣判斷是否患了宮頸癌
2024-10-2135 周+4 天甲胎蛋白 382 怎
2024-10-21乳腺結節是否會發展成乳腺癌
2024-10-2130 多歲女性為何會確診乳腺癌?
2024-10-21除小肝癌外的肝癌應采取哪些治療手段?
2024-10-21小孩患毛細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