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燈睡覺或可增加患癌幾率
導讀: 朋友中有的人因為怕黑,平時愛開燈睡覺;也有一些人習慣伴燈度過漫漫長夜,他們是因為上夜班而身不由己;更有部分人喜歡在燈光下過夜生活…… 殊不知,“伴燈入睡”危害頗多,除了可能致癌外,還會引起兒童性早熟、易使人出現眼疾等。
開燈睡覺當心“光污染”
殊不知,這深夜黑暗中的燈光,雖然會給人們帶來心理上的安全感,然而它也會給我們健康的身體帶來各種各樣的傷害。
危害一:增加患癌幾率
24歲的莊玉潔,因為家里開了一家店,她從小往往只能在燈光和嘈雜中入睡,長大后也就逐漸養成了“伴燈入睡”的習慣。許多朋友告訴她,這習慣不好,“容易得癌”?!皶冒边@個說法讓自小開燈睡覺的莊玉潔驚訝不已。事實上,"伴燈入睡"確有證據表明可能致癌。
A.會抑制褪黑素分泌
解放軍第303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黎南中表示,每個人的大腦內都存在著一個松果體。松果體的功能之一就是在夜間人體進入睡眠狀態時,分泌大量的褪黑素。研究發現,褪黑素在晚上23時至次日凌晨時,往往分泌最旺盛,到了天亮之后一旦出現光源,就會停止分泌。褪黑素的分泌不僅可抑制人體交感神經的興奮性,使血壓下降,心跳減慢,同時也能讓心臟得到休息,進而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消除疲勞。
夜幕降臨,各種復雜的光線會使人的自然生理節奏陷入混亂狀態,同時還會抑制松果體在夜晚正常分泌褪黑素。醫學研究發現正常人每天體內會產生約400個腫瘤細胞,抑制其發生病變靠的就是身體里的免疫力。一旦沒有褪黑素,那么人體的免疫力就會降低。癌細胞生長及癌細胞對DNA破壞的速度就會加快。作為一種抗氧化劑,褪黑素能有效保護DNA免受氧化作用的破壞。然而一旦遭到破壞,DNA可能會出現變異,甚至就有可能出現癌變。
B.易使“陰陽失調”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人在睡眠時, 整個身心處于修補過程,而在全黑的環境中睡眠,人體會產生褪黑素及生長激素,這樣就能使身心得到更好的修補及更新。人體需要晝夜相輔,才能達到陰陽平衡。由于在燈光中睡覺,過亮的燈光會讓人體以為還處于白天,于是陽氣就繼續循環,從而造成經氣紊亂,人也易感疲勞。所以長時間開燈睡覺,輕者會造成神經衰弱、失眠、臟腑功能紊亂,重者則會引發癌癥及糖尿病。
危害二:引起兒童性早熟
5歲多的小女孩玲玲聰明又伶俐,但就是膽小怕黑,晚上睡覺一定要開燈。半年前,媽媽發現玲玲的胸部有點隆起,起初以為是肥胖,不久又發現孩子的乳房明顯變大。到醫院檢查后得知,玲玲竟已是性早熟。馮女士很納悶,平時孩子的飲食很注意選材,也沒給玲玲吃過補品,怎么就性早熟了呢?醫生詢問了玲玲的生活習慣后告訴她,孩子出現性早熟,主要因素可能就是過度的燈光照射。
人體激素的分泌也有生理節律,如雄激素早上七八時達到最高點,燈光會對此產生影響。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秦映芬解釋,臨床上常發現有不少習慣開燈睡覺、長時間玩電腦或接受光照過度的孩子容易性早熟。這是因為光線照射過長,使得褪黑素分泌減少,睡眠紊亂后就可能導致卵泡刺激素提前分泌,從而進一步導致性早熟或性器官提前發育。
危害三:易使人出現眼疾
剛成為新媽咪不久的麗君,深深感受到照顧寶寶的不易。還沒滿一歲的女兒精力很旺盛,每天晚上好不容易被哄入睡了,可她還時不時地在睡夢中哭鬧。為了方便夜間照料寶寶,麗君特意在嬰兒床的床頭裝了一盞燈。這盞燈常徹夜長明,麗君對此沒有在意。
不少剛做父母的年輕人,經常會為了方便照顧寶寶晚上一直開著燈,其實這不僅使得入睡后的孩子被動地接受了“光污染”,睡眠中過強的光線,還會對寶寶的視力造成傷害。
最近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暨兒童醫院對479位2~16歲孩子進行了健康調查,發現被調查者在2歲前若睡在黑暗的房間,長大后近視的比例是10%;2歲前若睡在有小夜燈的房間,長大后的近視率是34%;若小孩2歲前睡在亮著大燈的房間,長大后近視的比率高達55%。
眼科專家認為,2~3歲是視力發育的關鍵時期,這段時期對眼睛的明暗刺激要得當。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在睡眠時,眼睛不能受到光線刺激,因為睡眠中的光線可能影響兒童的睫狀肌。盡管人在閉眼時,眼皮能遮蔽光源,可是如果人工光源太亮,光線就會穿透眼皮,眼睛就會感光,由此自律神經無法讓瞳孔放松休息,導致不僅睫狀肌一直處于緊張狀態,受自律神經控制的其他組織也會變得緊繃。
還有研究表明,一個人長時間在白色光亮或彩燈污染的環境下工作和生活,除了近視之外,白內障的發病率超過40%。
危害四:長期熬夜較易患癌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經常值夜班或長期過夜生活的人因身不由己地整夜處于燈光下,往住也會受到"光污染"的傷害。近期美國的研究結果顯示:婦女上夜班時間越長,患乳腺癌的幾率越大。多年來的科學研究同時也表明,夜間大部分時候處于開燈環境下的老鼠,比在黑暗中睡覺的老鼠,患癌癥的概率要高。美、英、法等國對本國護士、空乘人員和其他夜間工作的人進行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即便考慮了飲食差異等其他因素,這一類人群患癌癥的幾率也比普通人要高60%。
世界衛生組織早在2007年12月就把“倒班”列為“可能的致癌因素”,并“夜班”歸入了與“接觸有毒化學品”同樣的健康風險類別。
醫學研究已發現,經常上夜班的人,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風險較高。醫學研究人員還認為,起夜時突然開光線很強的燈,或在黑暗的地方突然受到強光照射,都會影響敏感的生理時鐘。所以起夜最好不要突然開大燈,最好改用只發出微光的小夜燈照明。
專家支招:四招巧避睡眠“光污染”
一、迂回閃躲法
對于一些無法回避、被動接受的光污染,“躲避術”最為有效。
避光術之一:將窗簾拉上,必要時不妨戴眼罩。
夜間入睡時,應盡量處于黑暗的環境中。住房靠近街邊,窗外的路燈太亮,車燈不時閃過,都會令你睡不安穩。這時可拉上厚窗簾遮光,必要時戴眼罩也是一種極佳的避免“光污染”的方法。
避光術之二:可使用暖色小夜燈。
如果你在夜里一定要用夜燈的話,可開一些暖色系燈光的小夜燈,比如紅色或橙色。一般來說,這些小夜燈光線柔和,還不至于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太大的危害。白熾燈、日光燈這類冷色的燈光對眼睛的刺激比較大。夜燈最好插在低矮的插座上,這樣可減少刺激。
二、循序漸進法
開始時試著先關燈半小時,在這半小時內盡量入睡。若半小時后,還是睡不著,再開燈。每天晚上堅持這樣的鍛煉,慢慢增加關燈的時間,相信一段時間后你會解決伴燈入睡問題的。對于那些安全感特別缺乏的人來說,采用這種溫和的方法也許并不管用,這些人應到醫院進行心理治療,找出害怕的根源,提升心理安全感。
三、調理身心,補充營養
對于那些長期值夜班的人來說,尤其要注意營養和輔助運動,以降低生物鐘受影響的程度。富含維生素A、C、E及花青素的新鮮水果蔬菜,都可以抗氧化,多吃可補充和調節人體的激素。下夜班后睡眠,盡量營造黑暗的環境,這也能補充和調節人體激素的分泌。
四、補充褪黑素,但勿過量
褪黑素理論上可通過保健品來予以補充,但實際上,褪黑素最好由人體分泌,如果需要服用褪黑素藥物,也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在必要時才服用。
前不久美國化學會曾刊登研究報告提醒公眾:褪黑素在正常人體內含量非常低,如果從保健品中攝取了過多的褪黑素,反而會制造出傷害人體的“衍生自由基”,從而影響行為舉止,造成意想不到的健康問題。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果果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纖維瘤術后一年復發能否懷孕
2024-10-27化療期間可用哪些藥物?華蟾素片與膠囊
2024-10-27癌癥患者能否服用博爾寧膠囊及有無減毒
2024-10-27巴彥淖爾盟治療宮頸癌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7朋友患癌醫生開角鯊烯,能有效治癌嗎?
2024-10-27不知注射用藥物有何作用?
2024-10-27復方紅豆杉膠囊能否緩解胸口悶及有無依
2024-10-27肺癌晚期醫院放棄治療,買泰勒寧需啥手
2024-10-27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