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發炎或致患癌幾率增加
大多數人認為膝蓋擦破皮或手指灼傷后,皮膚變紅、碰了會痛,那就是發炎。發炎可沒這么簡單。發炎是種免疫反應,會在全身各處進行,幫我們打敗細菌、摧毀腫塊。身體要健康,短期免疫反應的發炎不可或缺,因為少了這項反應,就算只是被紙張割傷,都可能有致命危險。然而現在科學家了解,當發炎變成長期現象時,就可能嚴重破壞健康。
發炎的危害
心臟病
膽固醇雖然是心臟病已知的危險因子,但是大約半數心肌梗死患者的膽固醇數值都是正常的。許多心臟科醫師都認為,這項“膽固醇落差”的原因就在于發炎。有項研究在追蹤了將近2.8萬名女性逾8年后發現,在預測首次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時,發炎是一條重要線索。
癌癥
研究發現,近15%的癌癥病例與慢性感染(發炎的原因之一)有關。例如,人類乳頭病毒會造成子宮頸癌,乙型肝炎患者罹患肝癌的幾率大于一般人。
阿茲海默癥
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阿茲海默癥研究中心副主任葛雷格·柯爾教授說:“阿茲海默癥患者大腦里積聚的類淀粉蛋白,就如同手指頭上的一根刺,會引發發炎反應。”不幸的是,大腦里的類淀粉蛋白并不像手上的刺可輕易去除。
糖尿病
有幾項受試對象超過5萬人的大規模研究發現,慢性炎癥最嚴重的女性,罹患2型糖尿病的幾率是一般人的4倍。炎癥與肥胖癥、胰島素抗性也都有密切關聯。
減少發炎的措施
營養均衡、運動、戒煙是讓你保持健康狀況良好的三大基石,也可以減少發炎。以下是具體步驟:
多吃富含歐米伽3的食物,可阻止“好戰”的白血球來到身體已經發炎的部位。魚、核桃、亞麻子都是不錯的選擇。
多吃蔬菜水果。蔬果含有的抗氧化劑可以對抗自由基。特別應多吃菠菜和深橘色、紅色或黃色的蔬菜,這類蔬菜富含類胡蘿卜素,具有絕佳的抗發炎效用。
避免攝取“壞”脂肪,《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一篇評論指出,反式脂肪酸會引起發炎,比其他食物成分更容易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但肉類及乳制品所含有的飽和脂肪并不比反式脂肪好。
在食物里加點香料,咖喱里的姜黃素具有很強的消炎作用,另外加點黑胡椒和橄欖油,可促進姜黃的吸收。
戒煙。紐約芬斯坦醫學研究所的克里斯廷·梅慈說:“研究顯示,受試者停止吸煙才七十二小時,體內的某些發炎指數就有降低跡象。”
減重。一般認為肥胖癥有促發炎作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心臟科醫師發現,體重過重的人血液中的炎性蛋白含量較高,容易引起心臟衰竭。
更多癌癥文章推薦》》》
(責任編輯:寧果容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纖維瘤術后一年復發能否懷孕
2024-10-27化療期間可用哪些藥物?華蟾素片與膠囊
2024-10-27癌癥患者能否服用博爾寧膠囊及有無減毒
2024-10-27巴彥淖爾盟治療宮頸癌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7朋友患癌醫生開角鯊烯,能有效治癌嗎?
2024-10-27不知注射用藥物有何作用?
2024-10-27復方紅豆杉膠囊能否緩解胸口悶及有無依
2024-10-27肺癌晚期醫院放棄治療,買泰勒寧需啥手
2024-10-27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