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名
中藥名稱不是隨便起的,而是有理可據的,一般是根據藥物的形態、氣味、顏色、功用、產地、藥用部分、采收季節等諸方面的特征,單獨或綜合起來命名的。以形態命名如牛膝,因其莖節粗而膨出,狀似牛的膝關節而得名;白頭翁則以其‘‘近根處有白茸,狀似白頭老翁”而得名;狗脊的根上有金黃色的茸毛,酷似狗脊而得名,真是栩栩如生。其他如馬兜鈴、連翹、兩面針、八角蓮、木蝴碟、七葉一枝花等也皆以形態而得名。以氣味命名有酸味的酸……
查看詳情
中草藥仙鶴草
早在明代,我國醫學家蔣儀就將仙鶴草用于治療食道癌和胃癌。他在醫著中寫道:“滾咽隔之痰,平翻胃之穢”,咽隔翻胃是古人用以形容食道癌和胃癌的病癥,“從來醫者群相畏懼,以為不治之癥。”“余得此劑,十投九效”癌癥患者服食仙鶴草后,如“饑荒之粟,隆冬之裘”。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仙鶴草提取液對小鼠肉瘤S—180,黑色素瘤B—22,B—16,瓦克氏瘤W—256,海藍癌細胞等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小鼠腹水癌亦有治療效果。據分析……
查看詳情
中草藥的作用
人人都知道,如果風寒感冒,熬點“生姜紅糖湯”喝一喝,蓋厚被子出一身汗,睡一覺后就神清氣爽,感冒不治而愈。——其實,生姜、紅糖、大蒜、蔥白都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中藥。我們在吃生姜的時候,感覺味道溫辣,屬于“溫熱”型的中藥。而“薄荷”(比如我們吃的薄荷糖、用的薄荷牙膏等)則感覺有些涼絲絲,其實,薄荷也是常用的中藥,屬于““寒涼”型的中藥。中醫為什么能治病呢?如果你發熱屬于熱癥,就用“寒涼”型中藥(比如薄……
查看詳情
中草藥治腎病
慢性腎炎全稱慢性腎小球腎炎,以水腫、高血壓、蛋白尿、鏡下血尿為主要表現,因其病程和治療周期均長。 故用中藥治療慢性腎炎更具優勢,尤其單味中藥更是簡便、有效、副作用小。黃芪:黃芪為補氣藥,能增強機體免疫力,降血壓,消除蛋白尿,并能增加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改善腎小球功能。用法:炙黃芪30克~6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或與粳米100克共煮成粥,早晚食用。尤宜于腎炎之高血壓、蛋白尿者。玉米須:屬利水藥,含脂肪……
查看詳情
治療骨癌的中草藥
骨腫瘤有良、惡性之分,惡性骨腫瘤病程短、預后差,主要有骨肉瘤、軟骨肉崐瘤、多發性骨髓瘤、尤文氏肉瘤、脊索瘤等。骨腫瘤的癥狀和體征主要有貧血、乏崐力、營養不良和惡病質。局部疼痛和壓痛為最常見,可與腫塊同時出現或先出現,崐開始疼痛輕微,呈間歇性鈍痛,繼而變為持續性劇痛。淺表部位可觸及骨膨脹變形崐及軟組織腫塊,皮膚呈暗紅色,緊張發亮,皮溫增高,短期內形成較大腫塊,功能崐障礙,骨骼畸形及病理性骨折等。本……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