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急性甲狀腺炎概述
概述亞急性甲狀腺炎又稱為Quervain甲狀腺炎、肉芽腫性甲狀腺炎、巨細胞性甲狀腺炎,是甲狀腺的炎癥性疾病,表現為腺體腫大、疼痛,病程一般為2-3個月,可自動緩解,有明顯復發傾向。本病女性多見。病因本病病因尚無完全闡明,一般認為與病毒感染產生變態反應有關,如腮腺炎病毒、柯薩奇病毒、腺病毒及流感病毒等。癥狀1、起病多急驟,病初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驅癥狀。2、多在發熱后1-7天內出現甲狀腺腫大和疼痛,腫塊質地堅硬,以單……
查看詳情
急性化膿性甲狀腺炎
急性化膿性甲狀腺炎(AST)是由金黃葡萄球菌等引起的甲狀腺化膿性炎癥,多繼發于口腔、頸部等部位的細菌感染。1857年Bauchet第1次描述了AST。在無抗生素時期,AST的發病率在甲狀腺外科疾病中占0.1%。隨著抗生素的應用,AST已較為罕見,其發病率尚無明確報道。臨床表現全身中毒癥狀明顯,發熱、全身不舒、出汗、乏力等;甲狀腺局部紅腫疼熱,呈彌漫型或局限型腫大,伴耳、下頜或頭枕部放射痛;可有聲嘶、呼吸不暢或吞咽困難等神經、……
查看詳情
亞急性甲狀腺炎的治療 皮質激素好療效
亞急性甲狀腺炎有多種治療措施,包括硫脲類藥、促甲狀腺激素及抑制劑量的甲狀腺激素。采用這些藥物影響疾病過程的證據尚不能令人認同。治療包括兩方面:減輕局部癥狀和針對甲狀腺功能異常影響。一般來說,大多數病人僅對癥處理即可。對輕型病例采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止痛藥。如用對乙酰胺基酚或用水楊酸鹽可控制癥狀;病情嚴重病例,如疼痛、發熱明顯者可短期用其他非類固醇抗炎藥,或應用糖皮質類固醇激素,如潑尼松,可迅速緩解臨床……
查看詳情
淋巴甲狀腺
淋巴甲狀腺1、依上述臨床表現,尤40歲左右女性患者常應考慮本診斷。 2。抽血查甲狀腺球旦白抗體(tg)、甲狀腺微粒體抗體(tm),明顯增高可協助確診。甲狀腺素t4、t3可正常或稍低,i131甲狀腺攝取量低。淋巴甲狀腺2、部分病人可有一時性“甲亢”癥狀,晚期病人可有“甲減”等不適。 2。甲狀腺大都呈彌漫性增大,有的可呈結節狀,腺體大者可使氣管受壓致呼吸不暢感。淋巴甲狀腺臨床表現本病好發于中年婦女,目前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
查看詳情
亞急性甲狀腺炎的病因 咽喉痛要多警惕
亞急性甲狀腺炎又稱病毒性甲狀腺炎、肉芽腫性甲狀腺炎或巨細胞性甲狀腺炎等,系1904 年由De Quervain 首先報告。亞急性甲狀腺炎近年來逐漸增多,臨床變化復雜,可有誤診及漏診,且易復發,導致健康水平下降,但多數患者可得到痊愈。本病可因季節或病毒流行而有人群發病的特點。本病發作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或腮腺炎病史,病情開始時多有咽喉痛、頭痛、發熱(38~39)在輕癥或不典型病例中,甲狀腺僅略增大,疼痛和壓痛輕微,不……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