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肺癌早篩與免疫治療 第十屆廣州肺癌論壇成功舉辦
2020年12月4日至5日,由中山大學肺癌研究所牽頭,廣東省抗癌協會、吳階平醫學基金會模擬醫學部主辦,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承辦的“第十屆廣州肺癌論壇”在花城廣州隆重召開。
本次大會匯聚了外科、放療、化療等多個領域的國內肺癌研究領域頂級專家,邀請了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陳克能教授、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主任胡堅教授等數十位知名專家參加大會并作學術演講。
本屆大會聚焦“早期肺癌人工智能診斷”和“肺癌免疫治療”兩大熱點專題,邀請了國內肺癌領域的權威專家就肺癌基礎和臨床研究的前沿熱點與爭議展開深入的探討。
初次肺癌篩查提早到30歲 發現肺結節不用慌
無論從惡性腫瘤的發病率還是死亡率,肺癌都可謂是“首癌”。中山大學肺癌研究所所長龍浩(專家預約)教授表示,如今肺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近二十年翻倍,目前我國每年新發肺癌病例高達78多萬例。主動吸煙、被動吸煙、環境因素等仍是肺癌發生的重要病因。
可喜的是,由于國家進步,我國肺癌的診斷水平已大幅提高,尤其是CT的廣泛使用,體檢人數上升,現在發現越來越多的早期肺癌病人。龍浩教授表示,低劑量螺旋CT可發現很多早期的肺癌病灶,建議初次檢查提前到30歲。對于高危人群(50歲以上,抽煙超過20年,15年后戒煙或合并其他肺部疾病的人群),提倡把低劑量螺旋CT作為常規體檢。
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聞,在檢查中一旦發現有肺部小結節,就有可能是早期的肺癌。對此,龍浩教授表示,并非所有的小結節會轉化為肺癌,也不一定全部小結節都需要手術,因此不要因為出現小結節就覺得非常可怕。
龍浩教授進一步解釋道,肺部是與外界接觸的器官,外界很多的污染物質、粉塵等吸入肺里,從而產生相關反應,出現炎癥、疤痕、結核殘留病灶等,都有可能提示為肺部結節。也有數據顯示,40-50歲的患者在CT檢查時,可能有30%-40%人群發現肺部小結節,但大多數不會危及身體健康。
因此,如果在檢查中發現肺部小結節,應咨詢專業醫生,進行正確的處理。龍浩教授表示,肺部小結節處理有很多的標準,例如目前比較常見毛玻璃結節(GGO),如果結節在5mm以下無需處理,基本屬于良性;5mm-10mm的結節,需要結合醫生意見以及患者意愿,看是否需要手術;1cm以上的結節醫生需要做一定判斷決定是否需要做手術。對于實性結節,處理的標準就有所區別。對于肺部多發性結節該如何處理,目前正處于探索階段。
同時,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為早期肺癌的診斷不斷助力加碼,肺結節診斷正進入“人工智能”時代。家庭醫生在線在現場了解到,大會開始即成立了“中山大學肺癌研究所與點內科技早期肺癌AI診斷聯合實驗室”,應用“智能”科技開創早期肺癌“人工智能“診療新篇章。
肺癌免疫治療效果可喜 研究正穩步推進
多年來,廣州肺癌論壇一直著力于推動肺癌的綜合治療、全程管理與微創理念各方面的交流。隨著免疫治療在肺癌領域獲得的突破性進展,免疫治療已有望在局部晚期及轉移性肺癌中帶來革命性的治療理念改變。因此,本屆論壇特別設置了單獨的版塊,在肺癌免疫治療方面進行深入探討。
2015年至今免疫治療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據龍浩教授介紹,自2018年8月28日我國第一批免疫治療藥物上市,現在我國能上市的免疫治療藥物PD-1相關的藥物的已經超過十個。如今,免疫治療已經可以在晚期肺癌的一線治療中使用。
目前,肺癌晚期傳統治療方法是化療和抗血管增生治療為主,之后再考慮做免疫治療。但臨床顯示,免疫治療比現在經典所采用化療和抗血管增生效果好,對晚期肺癌病人療效提高10-20%。龍浩教授表示,幾乎超過50%的肺癌病人適合進行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的應用已逐步從晚期前移到局部晚期、中期,甚至未來提前到早期。而有關中期和局部晚期病人免疫治療的相關的研究,目前國際有超過十個大型初步探索性的研究,結果顯示療效很好,某國際研究的數據顯示,肺癌局部晚期病人在進行免疫治療的PCR率達到63%,NPR率達83%。最終前瞻性的隨機研究結果仍需等待。龍浩教授如是說。
各抒己見 關注胸部腫瘤診治新理念
除此之外,會議也關注胸部腫瘤診治新理念,包括肺癌靶向治療、多原發肺癌的診治等,內容豐富,精彩紛呈,教授專家針對熱點爭議問題,各抒己見,不僅使肺癌診治領域的難點難題得到更深入的探討,更在探討中明確國內肺癌診治領域未來的重點研究及發展方向。
秉承往屆傳統,本屆大會延續前兩屆吳階平醫學基金會模擬醫學部胸外科青年委員會建立下來的創新討論環節,圍繞肺結節的精準定位與精確切除,會議設立了肺結節“智能”定位和基于“人工智能”精準肺段切除專題,與會專家分享了國內外早期肺癌“智能“診療的研究新進展;與此同時這次會議針對多原發肺癌診治這個爭議點展開精彩討論。
不知不覺中,廣州國際肺癌論壇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十屆,不負眾望辦成目前國內肺癌研究領域極具影響力的品牌學術會議之一。十年堅持,收獲十全十美,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屆廣州國際肺癌論壇,期待抗擊肺癌征程中的同道者來年羊城再相聚。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詹遠 通訊員:王艷 林耀彬)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睪丸癌的腫塊通常在何處,質地怎樣?
2024-10-20男朋友爸爸胃癌晚期報告看不懂,求解釋
2024-10-20睪丸癌從初期發展到晚期通常需要多久?
2024-10-20甲狀腺癌手術后病人的預后情況如何?
2024-10-20嬰兒淋巴管瘤是怎樣形成的及如何治療
2024-10-20如何判斷是否為外陰腫瘤
2024-10-20口咽部腫瘤患者的飲食選擇有哪些?
2024-10-20患有小葉增生和纖維瘤能否食用阿膠?
2024-10-20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