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療期間容易出現皮膚問題?應做好皮膚護理措施!
癌癥接受放射治療時主要是利用電離輻射來治療疾病,因為受到放射性刺激,刺激會直接作用于皮膚,而引起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皮膚反應。放療期間必須要好好的呵護皮膚。
放療期間如何護理皮膚?
1、輕度皮膚護理
接受放療10次左右皮膚開始缺水發干,出現潮紅以及紅斑而且伴有燒灼以及刺癢感,最后變成暗紅色且表皮脫落。若是皮膚瘙癢的話,可以使用手輕輕的拍打瘙癢部位,也可以涂抹適量的滑石粉或者痱子粉,不僅能止癢,而且能保持局部皮膚干燥。但不能頻繁使用,不然會堵塞毛孔而引起毛囊炎。瘙癢時不能用手抓撓,以免引起皮膚破潰感染,延長傷口愈合時間。不能在局部涂抹乳霜乳液或者保濕霜,不然會加劇放療區域皮膚反應。也不能盲目的涂抹蘆薈膏或者類固醇類藥膏。就拿類固醇類藥膏來說,雖然能減輕放療后對皮膚帶來的反應,但對于疼痛和瘙癢沒有任何效果,可能會因為局部瘙癢感而掩蓋感染現象,影響傷口愈合。
2、中度皮膚護理
皮膚經過多次照射后會出現充血水腫,水泡嚴重的話會糜爛或者有滲出液流出。此時應該立即停止放療并且做好相應護理。出現了小水泡不能刺破,若是皮膚糜爛時應該局部涂抹適量的藥膏。若出現了大水泡應該立即消毒,并且使用無菌注射器把滲液抽出來。但要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和干燥。
3、重度皮膚護理
若是以上問題不能及時控制的話,會引起局部皮膚壞死脫落,形成潰瘍。潰瘍面出現灰白色壞死組織覆蓋,邊界清楚而且劇痛。此時必須停止放療,等待傷口愈合之后再繼續放療。局部可以涂抹抗炎藥膏,若是感染嚴重的話可以肌注或者靜脈滴注抗炎藥物,保持創面清潔和干燥,有利于傷口愈合,面積過大的話需要植皮修補。
溫馨提示
因為放療屬于體外照射,難免會對皮膚帶來一定的損傷,所以一定要做好皮膚護理。當皮膚上出現大水泡時,可以留取適量的表皮組織和滲液做細菌培養以及藥物敏感實驗,并且及早使用抗生素,防止發生感染。期間不能盲目的使用止癢或者止痛藥物,以免掩蓋病情而加重對皮膚帶來的傷害。
(責任編輯:葉群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睪丸癌的腫塊通常在何處,質地怎樣?
2024-10-20男朋友爸爸胃癌晚期報告看不懂,求解釋
2024-10-20睪丸癌從初期發展到晚期通常需要多久?
2024-10-20甲狀腺癌手術后病人的預后情況如何?
2024-10-20嬰兒淋巴管瘤是怎樣形成的及如何治療
2024-10-20如何判斷是否為外陰腫瘤
2024-10-20口咽部腫瘤患者的飲食選擇有哪些?
2024-10-20患有小葉增生和纖維瘤能否食用阿膠?
2024-10-20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