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放療的皮膚護理
食道癌初期的癥狀如下,有很多病人在食道癌初期的時候并不能發現,而是在晚期才發現,這樣對后期的治療很不好:
病人在咽下食物時,食管壁似有粘性,食物下行緩慢,并有停滯感覺。患者多主訴為食管口變小而緊縮。有的患者形容這種癥狀非常形象,比喻食管內似有階梯,當咽下食物時,食物徐徐頓挫下行。出現這種感覺與食物性質關系不大,有時飲水也有同樣感覺。一般進食時出現,食后消失。發生部位以食管上、中段者較多。開始往往輕微,逐漸加重,并伴發其他癥狀。產生這一癥狀的機制,主要可能是食管壁出現微小的、較彌漫的食管痙攣或僵硬現象,舒張度變差,也可能是由于食管的“生癌野”較廣,食管粘膜伴有程度不同的慢性炎癥所致。
咽喉部干燥與緊縮感
病人主訴脖子發緊,咽喉部干燥,咽下食物不利,有時伴有輕微疼痛。這種癥狀的發生,常與病人的情緒波動有關。進食粗糙或咀嚼不完善的食物時尤為明顯。產生這一癥狀的機制尚不明了,可能是食管發生病變時,影響食管的蠕動,并反射性地引起咽食管括約肌收縮,而產生一種異常感覺。
劍突下或上腹部疼痛
病人主訴多為燒灼樣刺痛,輕重程度不等。有的患者形容為經常有燒心、心窩部刺痛或飽脹感。也有的為持續性隱痛。與進食的質或量關系不大,但多在咽下食物時出現,食后減輕或消失,不反酸。這種癥狀的發生部位與病變部位往往不甚一致,可能是由于食管癌的食管運動功能不協調,賁門部括約肌發生強烈的痙攣性收縮而引起。
胸骨后悶脹不適
病人多不能具體地形容這一癥狀的確切部位、性質及程度,只是自我感覺胸部不舒服,好嘆息。也有少數病人自我感覺有背沉、胸骨后疼痛并向右胸放射、噯氣等癥狀。
食道癌患者放療后,皮膚會變得干燥,放射治療2-3周后,放射部位的皮膚隨著個體敏感性的不同,會出現輕重程度不同的放射性皮膚反應,輕者皮膚干燥、發紅,重者皮膚會出現水泡、破潰,甚至潰瘍,為了更快康復,需要做好皮膚護理,方法如下:
不要刺激皮膚
食道癌患者接受放療之后要使用冷水和溫和的肥皂,讓水流過接受放療的皮膚,不要摩擦;衣服在接受治療的部位不要穿得太緊,避免粗糙衣服摩擦,保持放療范圍皮膚清潔和干燥避免感染;不要摩擦、搔抓敏感部位;不要把燙的或冷的東西,如熱毛巾或者冰袋放在接受放療的皮膚上,以減少皮膚的刺激。
避免紫外線照射
放療時和放療結束后1年之內,不要讓接受放療的部位暴露在陽光下,如果患者想在太陽下多呆幾分鐘,就要穿上有保護作用的衣服,如寬邊的帽子和長袖襯衣,還可使用防曬油。
不要濫用護膚品
食道癌患者不要在接受放療的部位上擦藥粉、護膚霜、香水、除臭劑、藥膏、洗液和家用藥物;嚴禁貼膠布或膠膏,禁止注射、熱敷或者自行用藥。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