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易引癌癥的行為 你有沒有
癌癥的發生和我們的日常生活行為有很大的關系,當你有以下這些行為的時候,就要當心癌癥找上你,那么,具體是哪些行為呢?為了我們的健康著想,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長期抽煙
煙會致癌已經被多項研究證實了,相信大多人都知道,但是還是有一些缺乏安全意識的人在抬杠,說,那為啥有人抽了一輩子煙為啥不得癌。專家表示:在每年癌癥患者的統計人群當中,大約有1/3的患者都是由于抽煙引起的,但是還有一部分可由于其他原因綜合引起,所以說,抽煙是會增加癌癥的發病率,但是并不是一定會得,像肺癌的話,如果你長期抽煙,那么你得肺癌的幾率會比一般人高3-5倍,同時,它也會使胃癌、食管癌、膀胱癌、肝癌等癌癥的發病率增加數倍。所以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著想,最好是戒煙,因為抽煙不僅危害你自己,還會導致身邊的人吸二手煙,而二手煙也是誘發癌癥的重要因素之一。
2、不愛吃蔬菜水果,吃得少
很多人,對肉的興趣遠遠大于蔬果,但是如果長期是只吃肉不吃蔬果的話,對我們的身體是沒有什么好處的,很容易因為缺乏某種營養物質,而誘發疾病,包括癌癥。所以為了避免癌癥的發生,我們平時最好是多吃一些蔬果,因為蔬果當中含有的多種營養物質,對抑制癌細胞有很大的作用,可以有效減少消化道疾病的發生。
3、暴飲暴食、吃飯太快
很多人因為工作等原因,所以養成了吃飯快,甚至暴飲暴食的壞習慣,而這些壞習慣,會增加食道癌、胃癌等癌癥的發病率。
4、缺乏鍛煉,不愛運動
雖然沒有老是不運動會得癌的說法,但是卻有研究表明:如果適當的進行一些運動,并且可以長期堅持的話,對預防癌癥有很大的幫助,這主要是因為運動時,會刺激我們體內某些激素的分泌,然后增強自身免疫力,避免疾病的侵襲。
5、不注重、不了解癌癥的發病征兆
雖然現在很多人的健康意識都提升了,但是對于癌癥的了解還是少之又少,在出現了一些癌癥的可疑癥狀后也不知道,當出現身體的不適,比如長時間不愈發燒、感冒、咳嗽、淋巴結腫大等情況,只覺得是最近過于操勞、不開心等原因導致的,反正還能忍,過段時間在說吧,其實這樣是不對的,這是導致很多癌癥不能被治好的很大原因,因為這樣拖著拖著就到了中晚期,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最好是在身體出現異常時,及時看診,然后最好是定期體檢。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四個月寶寶胸口有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怎樣為腎血管瘤選擇恰當的手術方式
2024-10-21怎樣判斷是否患了宮頸癌
2024-10-2135 周+4 天甲胎蛋白 382 怎
2024-10-21乳腺結節是否會發展成乳腺癌
2024-10-2130 多歲女性為何會確診乳腺癌?
2024-10-21除小肝癌外的肝癌應采取哪些治療手段?
2024-10-21小孩患毛細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