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吃味精會致癌嗎? 如何吃味精是安全的?
味精在我們生活是經常用到的一種調料品,很多在烹飪菜肴的時候都會使用到它,但是有很多人就說經常吃味精會容易致癌,導致現在很多人都不怎么敢吃味精。那味精真的會致癌嗎?其實,這只是謠傳。
經常吃味精會致癌嗎?
由于味精的主材料是小麥、玉米、大米等糧食,而這些食物中的小麥淀粉再經過微生物發酵后以及經過一系列的提取,到最后就會產生一種谷氨酸氨基酸,而這種物質在和鈉結合后就會形成味精。而現如今,沒有任何資料證明,適當的吃味精會對人體有什么危害,而味精會導致癌癥的說法更是沒有實際證明的。但是由于味精的溶解溫度是在90度左右,所以大家在烹飪的時候要在快出鍋的時候加入適量的味精就可以,可以避免味精給身體帶來的傷害。
日常如何吃味精是安全的?
一、嬰兒不能食用味精。由于一歲內的嬰兒腎臟發育還不完全,日常食用的媽粉以及母乳是符合腎臟的滲透壓的,而味精中含有谷氨酸鈉會讓嬰兒血液中的鋅轉換為谷氨酸鋅,再通過孩子的尿液排出,就會造成孩子出現缺鋅的現象,就會影響到嬰兒的生長發育。
二、用水烹飪。由于水的沸點是100度左右,烹飪的溫度就會比較低,所以比較適合放入味精,因此在日常烹飪的時候要盡量選擇水煮的方式,可以降低味精里面的成分轉變為有毒物質的風險。
三、不要加熱到120度以上。由于味精的最佳溶解度是70到90度左右,而溫度達到150度的時候就會出現脫水而產生結晶,而在120度的時候味精就會轉換為有毒物質,不僅會失去鮮味,還會對身體產生一些傷害。所以平時最好在菜肴快出鍋的時候再加入味精就可以。
四、炒肉的時候不用加味精。由于肉類中本身有含有谷氨酸,在烹飪的時候如果和鹽相結合后就會生成味精,因此,在烹飪肉類的時候不用放味精,避免味精過多影響到口感,并且對身體有影響。
溫馨提示,味精在烹飪食物時加入是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口感的,進入味精后的菜肴很是美味,不過大家要注意在食用味精的時候要適當,不能因為追求口感而一下子放入太多,長期如此是很影響身體的。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四個月寶寶胸口有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怎樣為腎血管瘤選擇恰當的手術方式
2024-10-21怎樣判斷是否患了宮頸癌
2024-10-2135 周+4 天甲胎蛋白 382 怎
2024-10-21乳腺結節是否會發展成乳腺癌
2024-10-2130 多歲女性為何會確診乳腺癌?
2024-10-21除小肝癌外的肝癌應采取哪些治療手段?
2024-10-21小孩患毛細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