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胃癌 科學治療結合自身保健很重要
胃癌在我國各種惡性腫瘤中居首位,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胃癌的預后與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組織類型、生物學行為以及治療措施有關。
胃癌的發病原因
一、飲食
胃癌的發生與飲食有較強的關聯性。過多食用食鹽、熏制或腌制的肉以及泡菜和辣胡椒等可能增加胃癌發病的風險。食品內含的硝酸鹽能轉換成亞硝酸鹽和亞硝基化合物,而后兩者能在實驗動物中產生胃癌。食用蔬菜、水果有很明確的降低胃癌發病風險的作用,特別是生食一些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含維生素C、維生素E、胡蘿卜素和葉酸等的食物。綠茶因含大量的酚,有研究認為對減少胃癌發病有作用,但目前尚未達成共識。
二、幽門螺桿菌感染
有研究報道,在幽門螺桿菌感染超過10年的人群中,約有5%的患者會發展成胃癌。但幽門螺桿菌引起胃癌發病率增高的確切機制仍不清楚,似乎與導致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發病率增加有關,后者可造成低酸的環境;還可能與造成組織化生和間變有關。由于在世界許多地方,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超50%,很顯然幽門螺桿菌的感染不是胃癌發生的充分條件。多種因素可能與幽門螺桿菌相互作用促進胃癌的發生,包括吸煙、感染時的年齡、性別、飲食等。而幽門螺桿菌的亞類也是一個因素,有研究認為cagA菌株具有更強的毒素產生能力,引起更多的胃部炎癥,與胃癌發生呈強相關。幽門螺桿菌的感染主要與胃體和曾諶的腺癌關系密切,感染者的發病率增加約1倍。而賁門或食管-胃結合部的癌似乎與幽門螺桿菌感染關系不大。
三、胃慢性疾病
伴有腸上皮化生的慢性萎縮性胃炎與胃癌發病關系密切,慢性萎縮性胃炎與胃癌的發生呈顯著正相關,伴有腸上皮化生的部位與胃癌的好發部位也一致。Correa曾提出了從慢性萎縮性胃炎到腸上皮化生,再到間變的演變過程學說。
四、其他因素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胃體癌和胃竇癌的發病率下降,而食管遠端腺癌的發病率在增加。美國資料顯示,1976年-1987年,胃近端癌的發病率以每年3.6%-5.6%的速度增加,至1984年-1987年,賁門的腫瘤大約已占胃癌的47%。歐洲也有類似的報道。近端胃癌較遠端胃癌預后差,病因似乎也有所不同。胃體的病變與胃酸分泌少和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而賁門的病變與這些因素的關系似乎不大。食管-胃結合部癌的發病似乎是多因素的,肥胖和過量酒精食入似乎與該部位癌發病率增高有關,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可能是另一個危險因素,抽煙似乎也與之有關聯。相反,在使用阿司匹林及其他非類固醇類抗炎藥的人群中,這一腫瘤的發生率偏低,提示炎性反應可能與其發病有關。
胃癌的治療方式
一、手術治療法
對早期的胃癌患者,醫生常常會選擇手術治療。但是,選擇手術治療也是有前提的,需要對胃癌患者進行一系列的檢查和狀況分析。認為可以做手術的就采取手術療法,如果不適合,醫生會研究其他的方法。
二、放療和化療
胃癌如果到了晚期之后,通常會表現出非常突出的癥狀特點。對這個階段的患者而言,因其癌細胞已經轉移,進行手術切除治療已經沒有什么明顯的意義,醫生一般會采用放射性療法、化學療法或者傳統的保守治療手段。
三、中醫傳統治療
一部分胃癌晚期的患者,由于其自身體質和病情惡化等原因,身體機能極弱,根本無法承受放療和化療等給身體帶來的創傷,無法忍受巨大的藥物反應。這種情況下,醫生可以考慮選擇中醫保守治療。
胃癌的治療方法很多,但是自身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影響也是很大的。不但是病后,即使是健康人群,也要隨時注意,這樣才能更好的預防。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廣州地區哪家醫院治療直腸癌效果佳?
2024-10-21乳腺癌患者能否補充雌激素
2024-10-21注射用達卡巴嗪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1乳腺癌根治術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1廣州哪家醫院治療小腸腫瘤效果佳?
2024-10-21治療乳腺癌應選擇哪家醫院
2024-10-21鄭州治療殘胃淋巴瘤哪家醫院好
2024-10-21嬰兒出現血管瘤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