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直腸癌當痔瘡 直腸癌與痔瘡如何分辨
直腸癌早期癥狀與痔瘡非常相似。很多患者因為忽視了這不疼不癢的便血,沒能及時確診。但實際上這兩種病還是有區別的。
勿把直腸癌當痔瘡
痔瘡是臨床上常見的直腸肛門疾病,主要見于成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而發病率增加。痔瘡的臨床表現是大便時有鮮血,或有腫塊從肛門脫出。根據發生的部位不同,痔瘡有外痔和內痔之分,大多數痔瘡不需要做任何治療,對人的身體健康也無多大影響。
直腸癌是消化道發生率較高的惡性腫瘤,如不及早診治,可危及生命。之所以有很高的誤診率,主要是直腸癌與痔瘡的臨床表現有諸多相似之處,如便血、大便次數增多等。其實只要病人警惕,直腸癌的早期發現是完全可能的。如能早期發現,直腸癌的治療效果是非常好的。區別痔瘡與直腸癌在臨床上只需做一些簡單的檢查就能達到目的,所花的費用也不高,如做一次肛門指檢、纖維乙狀結腸鏡等。
直腸癌與痔瘡該如何分辨
首先,便血不同。痔瘡便血的特點是在排便時出血,血色鮮紅,排便完后便血自行停止;直腸癌則是大便帶血,很多情況下同時混有黏液或膿液,這種血的顏色比痔瘡出血顏色要暗一些。其次,直腸癌會出現排便習慣的改變,比如大便變細,次數增多或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此外,直腸癌常會伴有其他癥狀。比如腹部不適、腹脹感或持續性隱痛。由于腫瘤消耗,患者還可能出現貧血、無力、體重減輕、低燒等全身癥狀。如果是痔瘡,則很少引起這些不適。
一旦出現便血以及大便功能紊亂等可疑癥狀,不要輕易斷定自己是患了痔瘡,而應及時找專科醫生就診,做一下肛門指診、直腸鏡、結腸鏡等必要的檢查。
凡40歲以上有以下任一表現者應列為高危人群:1。一級親屬有結直腸癌史者;2。有癌癥史或腸道腺瘤或息肉史;3。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者;4。以下五種表現具兩項者:黏液血便、慢性腹瀉、慢性便秘、慢性闌尾炎史及精神創傷史。高危人群更應定期檢查,警惕腸癌的發生。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珍香膠囊的成分包含什么?
2024-10-21食管癌的分期是如何劃分的
2024-10-21宮頸充血有必要做宮頸癌篩查嗎
2024-10-21盲腸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情況如何?
2024-10-21宮頸癌早期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2024-10-21乳腺癌治療僅切掉乳房就能治好嗎?
2024-10-21男寶寶長脂肪瘤是怎么回事
2024-10-21寶寶后背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