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肥胖增加乳腺癌幾率?乳腺癌危險因素有哪些
有研究表示,超重和肥胖的婦女-定義為BMI(身體質量指數)高于25-與維持健康體重的婦女相比,具有更高的乳腺癌風險,特別是在絕經后。超重也可以增加被診斷為乳腺癌的婦女復發風險。
為何肥胖增加乳腺癌幾率?
這種較高的風險部分是由于脂肪細胞產生雌激素;額外的脂肪細胞意味著更多的雌激素在體內和雌激素可以使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發展和成長。科學家們最近也發現,額外的脂肪細胞可以引發身體長期的低度炎癥。慢性炎癥與乳腺癌復發風險較高有關;免疫系統分泌的蛋白質似乎刺激乳腺癌細胞生長,特別是絕經后婦女的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
統計顯示,超過66%的美國女性超重或肥胖,這使他們患乳腺癌的風險更高。
研究表明,胃部多余的脂肪也稱為腹部脂肪,導致心臟病,糖尿病和結直腸癌等幾種病癥的風險。但是,如果腹部脂肪是否比身體其他部位的脂肪更容易增加乳腺癌的風險,尚不清楚。
乳腺癌危險因素有哪些?
近年來,乳腺癌發病率越來越高,讓廣大女性朋友談癌色變。雖然目前乳腺癌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但有研究總結了誘發乳腺癌的8大危險因素,大家可以對照看看自己的情況是否在此范圍內。
1、家族遺傳
患有遺傳性乳腺癌家族史可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為母親患乳腺癌,女兒發生乳腺癌幾率高,發病年齡輕,常發生在閉經前,多為雙側性;另一種為母親沒患過乳腺癌,但在家族中,至少有兩個姊妹患乳腺癌,這種家庭中乳腺癌的發病率要比無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發病率高2-3倍,且這種乳腺癌多發生在閉經后,常為單側性。
2、人工喂養
母乳喂養是預防乳腺癌的最佳天然手段之一,哺乳可使生乳腺癌的危險減少20%至30%。有研究顯示,哺乳時間越長患乳癌危險越小。
3、流產過多
正常自然流產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性,而反復人工流產,或18歲以前多次做人工流產者,易引發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性。提醒:多次人流易致宮頸癌
4、月經因素
月經初潮年齡早于12歲,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比初潮17歲者大2.2倍;絕經期晚于50歲者,比45歲后絕經者患乳腺癌的危險性增加1倍左右。
5、性生活質量差
乳腺疾病和性生活密切相關,女性的性壓抑可以增加乳腺小葉增生與乳腺腫瘤的發病幾率。國內有關調查顯示,患有乳腺小葉增生的婦女86%的人在性生活中從未達到過性高潮;初婚年齡越大,乳腺癌發病率越高。
6、過度肥胖
肥胖與乳腺癌密切相關。女孩肥胖易性早熟,為日后患乳腺癌埋下禍根。肥胖者乳腺癌等癌癥的發生率高于非肥胖者3.45倍,因為脂肪堆積過多,雌激素的生成便增加,多余的雌激素被脂化后貯存于脂肪組織內,并不斷地釋放進入血液,對乳腺組織產生剌激,久而久之,易引起乳腺癌。再有,肥胖者大都有高膽固醇血癥和高胰島素血癥,體內膽固醇升高后,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等細胞膜的膽固醇含量升高,抑制了免疫功能。
7、不良生活習慣
以吸煙、酗酒為“時髦”、去夜總會、歌舞廳,通宵達旦地沉浸在燈紅酒綠之中、喜吃煎炸食品和各種糕點甜食,而對粗糧、蔬菜卻從不沾口;獨身、或過了30歲才結婚生育,生了孩子不愿喂奶;還有些女子佩戴乳罩過緊或過松,失去保護乳房的作用。
8、抑郁情緒
在獨身女子、留守女士、公關小姐、退休女工和一些中學教師中,患乳房疾病的較多,乳腺癌發病率也高。由于這些女性極易產生緊張焦慮、孤獨壓抑、悲哀憂傷、苦悶失望、急躁惱怒等抑郁情緒,長期受不良情緒剌激,機體生命節律發生紊亂,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失調,進而導致內環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使胸腺生成和釋放的胸腺素減少,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對體內突變細胞的監控能力和吞噬能力下降,容易發生癌腫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珍香膠囊的成分包含什么?
2024-10-21食管癌的分期是如何劃分的
2024-10-21宮頸充血有必要做宮頸癌篩查嗎
2024-10-21盲腸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情況如何?
2024-10-21宮頸癌早期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2024-10-21乳腺癌治療僅切掉乳房就能治好嗎?
2024-10-21男寶寶長脂肪瘤是怎么回事
2024-10-21寶寶后背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