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晚餐壞習慣易致胃癌 胃癌的病因有哪些?
早上吃飽、中午吃好、晚上吃少是健康飲食的良好習慣,但現在生活中能做到的人是越來越少了。大多數現在年輕的上班族早餐隨意解決,中餐也就應付應付,下班回家后也就七八點了,這個時候才能好好的吃一頓晚飯,這些飲食的壞習慣使胃癌患者越來越多。
下面總結了一些不好的容易致癌的晚餐習慣:
1、一般來說,正常的吃飯時間為早餐7:00-8:00,午餐12:00-12:30,晚餐17:30-18:30,但有一項調查表明,僅有54.2%的人在7點之前吃晚飯,而還有12.5%的人在晚8點之后才吃晚飯。夜里是胃腸道的休息時間,也就在修復的時間,這個時候進餐,不僅阻礙了胃黏膜的修復,胃中的食物還會對黏膜造成刺激。
2、現在很多年輕人因為工作的關系,早餐和午餐都沒有吃好,隨意解決早中餐,然后就期望著下午下班以后能吃上各種美味,就這樣各種魚、肉都擺在了晚餐的餐桌上。然而,晚上吃完以后基本也不怎么運動,消化速度緩慢,高脂高蛋白的食物在胃內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消化,同時也促進了胃液的大量分泌,這也就增加了胃的負擔。
3、忙碌的工作過后,晚上可以休息了,現在的年輕人喜歡吃夜宵、喝啤酒,而通常的夜宵不是油膩的燒烤,就是一些辛辣的重口味食物,這樣的飲食對胃造成的傷害是極大的。
4、都知道晚餐不宜吃多,很多人就選擇不吃主食,但晚餐吃得再少也不能把米、面之類的主食排除在外。主食攝入不足,不僅僅是對胃造成傷害,更是會影響全身的能量供應,對身體的健康也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生活中引起胃癌的原因包括哪些呢?
(1)地域環境及飲食生活因素
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長期食用薰烤、鹽腌食品的人群中胃遠端癌發病率高,與食品中亞硝酸鹽、真菌毒素、多環芳烴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關;吸煙者的胃癌發病危險較不吸煙者高百分之五十。
(2)幽門螺桿菌(Hp)感染
我國胃癌高發區成人Hp感染率在百分之六十以上。幽門螺桿菌能促使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及亞硝胺而致癌;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癥加上環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細胞的過度增殖,導致畸變致癌;幽門螺桿菌的毒性產物CagA、VacA可能具有促癌作用,胃癌患者中抗CagA抗體檢出率較一般人群明顯為高。
(3)癌前病變
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殘胃,這些病變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癥過程、胃黏膜腸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轉變為癌。癌前病變系指容易發生癌變的胃黏膜病理組織學改變,是從良性上皮組織轉變成癌過程中的交界性病理變化。
(4)遺傳和基因
遺傳與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胃癌患者有血緣關系的親屬其胃癌發病率較對照組高4倍。胃癌的癌變是一個多因素、多步驟、多階段發展過程,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關基因與轉移相關基因等的改變,而基因改變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珍香膠囊的成分包含什么?
2024-10-21食管癌的分期是如何劃分的
2024-10-21宮頸充血有必要做宮頸癌篩查嗎
2024-10-21盲腸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情況如何?
2024-10-21宮頸癌早期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2024-10-21乳腺癌治療僅切掉乳房就能治好嗎?
2024-10-21男寶寶長脂肪瘤是怎么回事
2024-10-21寶寶后背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