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的診斷方法
惡性腫瘤的診斷首先取決于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患者如果了解常見癌癥的可疑警告信號,當發現體表逐漸增大的腫塊、干咳、痰中帶血等異常狀況時,就應該去找醫生就診。另一方面,中年以上的“健康”人也應定期參加防癌檢查,因為這是早期發現癌癥和及時治療的最好機會。
(1)X線檢查
胸部X線檢查適用于有肺癌癥狀或其他部位癌癥轉移到肺的患者;骨路X線檢查適用于骨腫瘤的患者。鋇餐及鋇灌腸X線檢查適用于胃和腸道腫瘤的患者。
(2)血管造影
通過準確的動脈插管并注入造影劑,可獲得任何器官癌癥的有價值的診斷信息。靜脈造影和淋巴造影在腫瘤診斷中已不像以前那樣常用,但后者可提供淋巴結轉移的證據。近年來數字血管造影對發現小的腫瘤提供更高的診斷準確性。
(3)計算機X線體層攝影
即通常所說的CT檢查,最初用于顱內腫瘤的診斷,現在已發展到全身檢查,尤其體內層器官,如腦、縱隔、胰腺、腹膜后和盆腔腫瘤的檢查,可以十分準確地顯示小于1厘米腫瘤的輪廓。
(4)磁共振成象
又稱為MRI,這種方法是非損傷性的,沒有放射性,至今尚未發現它對人體有害。MRI尤其適用于腦和脊髓腫瘤及軟組織和骨腫瘤的患者。
(5)超聲波檢查
對于區別甲狀腺、肝、胰腺和卵巢病變是囊性還是實體腫瘤特別有用。超聲波檢查比CT和MRI便宜,無損傷,未發現對人體有害。
(6)放射性核素掃描技術
甲狀腺掃描可以確定甲狀腺內的結節;骨掃描有助于確定癌癥患者的骨轉移;肝掃描可用于一些肝轉移癌在針吸活檢前的定位。
(7)放射免疫閃爍照相技術
用放射性核素標記的抗體,來檢測一些相應組織抗原,在注射以后,可在體外探測并成象顯示癌腫。
(8)內鏡檢查
胃鏡用來檢查食管和胃的癌癥,腸鏡用來檢查直腸和結腸的癌癥,喉鏡和支氣管鏡用來檢查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癌癥,腹腔鏡用來檢查肝、卵巢和腹膜可疑的腫瘤,膀胱鏡用于檢查膀胱腫瘤。
(9)病理學檢查
包括細胞學和活檢組織檢查,癌癥的最后確診必須有病理學證實。
(10)生物標志物檢查
某些癌癥患者的血清中存在腫瘤標志物,通過這些標記物的檢測可用來診斷腫瘤。如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水平異常增高可用于診斷肝癌。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鼻咽癌是否會直接遺傳?哪些癥狀需警惕
2024-10-22得了酒精肝一定會發展成肝癌嗎?
2024-10-22常見的腫瘤檢測標志物有哪些?
2024-10-22哪些人群屬于胃癌的高發群體?
2024-10-22腦腫瘤良性術后多年能否吃柚子
2024-10-22宮頸癌化療后白細胞降低如何處理
2024-10-22宮頸癌常見癥狀有哪些
2024-10-22肝癌是否存在遺傳的可能性?
2024-10-22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