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次數多量少警惕大腸癌 大腸癌有什么癥狀
對于大腸癌這種疾病,如果您還覺得陌生的話,那么就需要多了解一下了,因為大腸癌是現在很常見的疾病,患病概率比較高,同時危害也很大,所以我們不得不重視,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關于大腸癌,就來為大家講解關于大腸癌的癥狀。
大腸癌的早期癥狀
1、腹脹、腹痛
原因是由于腸道功能紊亂,或者腸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為隱痛或脹痛,還有漸漸加重的趨勢。
2、便血
因病變距肛門較近,血色多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且往往是血便分離。只在出血量較多時,才可見大便呈棕紅色、果醬樣。右半結腸癌病人中有這種,肉眼可見的便血者占36。5%。這也屬于大腸癌的早期癥狀表現。
3、貧血
當長期慢性失血,超過機體造血的代償功能時,病人即可出現貧血這種,大腸癌的早期癥狀。腫瘤阻塞,當腫瘤長至相當體積,或浸潤腸壁肌層時,可引起腸管狹窄,腸腔變小,腸內容通過受阻。
4、大便習慣和性狀改變
直腸癌患者大便次數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沒有糞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盡的感覺。當大腸腫瘤相對較大且有糜爛、潰瘍或感染時,才可能發生大便習慣、次數的改變,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瀉。如果癌腫突出向直腸腔內生長,導致腸腔相對狹窄,則排出的大便往往變細、變形,可呈扁形,有時變形的大便上附著一些血絲。
5、消化道癥狀
表現為腹脹、不適或、消化不良樣癥狀。其中右半結腸癌時,多為腹痛不適或隱痛。開始時可為間歇性,后轉為持續性,常位于右下腹部,很象慢性闌尾炎發作;而左半結腸癌時,多表現為梗阻可突發,出現腹部絞痛,伴腹脹、腸蠕動亢進、便秘和排氣受阻,或慢性梗阻癥狀如腹脹不適、陣發性腹痛、腸鳴音亢進、便秘、糞便帶血和粘液等。
6、腹部包塊
50%左右的結腸癌患者可發現腹部包塊,系癌腫或與網膜、周圍組織侵潤粘結的腫塊,質硬,形體不規則,某些包塊可隨腸管有一定的活動度,而晚期結腸癌由于癌腫浸潤較甚致使包塊可固定。
預防大腸癌的方法
積極防治腸道疾病,積極鍛煉身體
想要預防大腸癌疾病的話,我們要積極的防治一些腸道疾病的發生,減少可以引起大腸癌的因素,預防各種息肉、慢性腸炎(包括潰瘍性結腸炎)、血吸蟲病、慢性痢疾等,對于腸道息肉更應及早處理。大腸息肉分為五大類,即腺瘤性息肉、化生性息肉、炎癥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腫瘤性息肉,是一種大腸癌癌前病變,所以當發現大腸內有腺瘤時,就應進行治療,摘除腺瘤并進行病理學檢查,希望有良性腺瘤階段予以摘除,以防大腸癌。如果不予以早期治療,絕大多數會變成大腸癌,預后是不良的。另外,應積極治療習慣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暢。
改進飲食習慣
還有平時的飲食我們也需要合理的安排,改正一些不好的飲食的習慣,要做好飲食均衡,三餐規律。合理安排每日飲食,多吃新鮮水果、蔬菜等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纖維的食物,適當增加主食中粗糧、雜糧的比例,不宜過細過精。改變以肉類及高蛋白食物為主食的習慣。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別是要控制動物性脂肪的攝入。故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飲食所產生的致癌物質多,作用于大腸時間長,必然導致大腸癌的發生率增加。
定期檢查
對于一些有大腸癌遺傳史的人一定要注意多加的重視平時的檢查,及時的發生不尋常的癥狀。對大腸癌的高危人群,如40歲以上男性,家族性多發性腸息肉患者,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慢性血吸蟲病患者及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應定期檢查,警惕大腸癌的警號及早期癥狀,如大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秘交替,大便帶血或黑便,大便形狀變扁變細等。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