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性靜脈炎
化療性靜脈炎惡性腫瘤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化療是中晚期惡性腫瘤患者最常用的治療方法,由于化療藥物毒性大、濃度高及反復刺激血管,易使血管內膜損傷,平滑肌痙攣,常引起不同程度的靜脈炎,這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而且使治療不能順利進行,雖使用了常規預防,仍有0.1%~6.0%發生化療藥物外滲。但在實際工作中真正發生率卻遠高于此水平因此,靜脈保護問題一直為護理界關注。現就護理人員對化療性靜脈炎的防治進展做一綜述。
1 靜脈炎的判斷依據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所規定指標:Ⅰ度為局部疼痛,紅腫或水腫,靜脈無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Ⅱ度為局部疼痛,紅腫或水腫,靜脈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Ⅲ度為局部疼痛、紅腫或水腫,靜脈條索狀改變,可觸及硬結。
2 引起靜脈炎的相關因素2.1 血管因素乳癌患側手臂靜脈壓迫、血流受阻、輸液部位血管痙攣,消化道腫瘤患者營養狀況差,血管硬化、彈性差、上腔靜脈壓迫綜合征的患者。
2.2 化療性靜脈炎機械性損傷穿刺技術不熟練,選擇血管不當,針頭固定不牢,拔針后按壓手法不正確,靜脈內長時間放置硅膠管或多次靜脈穿刺對血管內膜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
2.3 化療性靜脈炎藥物因素化療藥物還可引起血管pH值改變,干擾血管內膜的正常代謝和機能而導致靜脈炎的發生,另外靜脈炎的發生與血管損傷有關,抗癌藥作用于細胞代謝周期各個階段,影響DNA和蛋白質的合成,使血管內皮細胞壞死[3]。據化療藥物對組織損傷的程度分3類:發皰性也就是刺激性強的藥物外滲可引起局部組織壞死,如: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紅霉素、絲裂霉素、長春花堿酰胺;刺激性,為一般刺激性藥物,外滲可引起灼傷或輕度炎癥而無壞死,如:足葉乙甙、卡氮芥、氮烯咪胺;非發皰性,無明顯發皰或刺激作用的藥物:如環磷酰胺、氨甲蝶呤、氟尿嘧啶、順鉑、門冬酰胺酶等。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