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化療心理護理
我們將肺癌也可以叫做是支氣管肺癌,這種疾病嚴重的影響著人類的生命健康,目前,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居于各種惡性腫瘤首位,且其發病率仍在呈上升趨勢發展,是一種嚴重威脅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化療是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但由于化療花費較多,化療藥物的特殊不良反應對肺癌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將造成許多不良影響,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
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建立,人們逐步重視社會心理等因素在惡性腫瘤發生及轉歸中的作用,不良的情緒往往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影響治療的效果。因此,加強肺癌患者的心理護理是肺癌的綜合性治療的主要因素。為了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礙,提高生活質量,增加治療的信心,恢復患者的社會角色和家庭角色,我們運用護理程序對肺癌化療患者實施健康心理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恐懼 是癌癥患者普遍存在的最初心理反應,肺癌病人均通過胸腔穿刺、電子纖支鏡檢、經皮肺穿刺活檢等方法確診后,對患者來說如同死亡判決書,得知自己所患的疾病是不治之癥時,在最初的否認后便立即出現恐懼和憂傷情緒,無法接受將離親人而去,永遠離開美好世界的事實;一些患者聽說化療特別難受,害怕化療后嘔吐、脫發、抵抗力下降等不良反應,有的甚至擔心化療會加快死亡。
焦慮 是肺癌患者突出的癥狀之一。患者擔心因疾病會給家人帶來不幸,因一些化療藥物費用相對較高,患者擔心病后失去職業和地位而減少經濟來源,家里的經濟能力無法承受;擔心自己出了問題后老人、小孩無人照顧,擔心配偶會嫌棄;擔心治療效果不佳以及各種復雜的檢查治療過程、腫瘤侵犯胸膜引起的疼痛;以上都會導致使患者精神緊張、焦慮和煩悶不安。
孤獨 是肺癌患者常見的癥狀之一,住院接受治療離開了原來所熟悉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突然進入陌生的住院環境中與親人或朋友分離,倍感孤單無助。
抑郁 部分患者出現程度不同的社交障礙,不愿和別人交往,甚至把自己和社會隔離起來,因此灰心喪氣、孤獨失望,認為癌癥是一種緩慢而痛苦的死亡,在心理上往往表現為回避談及預后,由于化療需長期住院,破壞了正常生活和工作,遠離親人,心情抑郁。
猜疑 患者由于受家庭、社會因素及周圍環境的影響,同時接受化療等治療,往往感覺自我價值喪失而感到孤獨無助稍有不適就認為使癌轉移或者病情惡化,對家屬和醫務人員的言行、表情特別敏感,懷疑醫務人員和家屬對其隱瞞病情,對醫護人員的言行表現得極為敏感。
絕望 肺癌化療過程長,經濟來源比較困難的農村患者,一次化療、放療費用,對于他們來說如同天文數字,有些患者正處于干事業、贍養父母和撫養子女的年齡階段,而癌癥和化療卻打亂了他們的日常生活,嚴重影響其事業發展、家庭生活和人際交往,其社會角色形成巨大反差,因此產生了強烈的悲觀失望情緒,對生命的延續已失去信心,喪失與疾病作斗爭的信心。
穩定樂觀 這類患者為少數,患者性格開朗,工作生活條件好,對病情有一定的認識,不希望別人對其有隱瞞,往往能面對現實,積極配合治療護理,希望醫生積極治療,大膽使用新藥,并與之討論治療方案,一般經歷否認-悲傷-接受三個時期的矛盾和斗爭。
心理干預
加強護患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在化療及藥物毒副作用的影響下,患者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應,加劇了患者的痛苦,使其憂心忡忡,惶恐不安,往往在心理上產生了巨大的壓力,從而表現出恐懼、憂慮、憤怒、抵觸和絕望悲觀的心理狀態。因此,護士應尊重患者,經常與病人進行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把患者當朋友,與患者建立和睦友好的朋友關系;采取及時有效的心理疏導,采取全神貫注地傾聽、適當的沉默、恰當的同情等技巧,讓患者充分表達其心理感受;主動與其進行溝通,抓住時機進行心理疏導,減輕患者悲觀、低落的情緒。
做好有關化療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消除或減輕患者對化療的恐懼心理 了解患者對化療知識的掌握程度,告知患者化療知識,每項操作治療后向患者解釋清楚。護士在日常護理工作中適當而準確地將信息傳遞給患者,讓患者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治療方案,更好地配合治療。在化療期間加強巡視,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感。主動與患者交流與溝通,使患者充滿信心和安全感,對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時處理,并對家屬做出正確的指導,如患者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時,指導患者進食清淡、易消化飲食,同時輔以止吐藥物,減輕不良反應帶來的痛苦;患者化療時白細胞降低,機體抵抗力下降,易發生感染,指導患者盡量少接觸他人,做好保護性隔離;一些患者因化療和手術后造成形象改變,護理人員可以想辦法盡量使其保持正常狀態,如脫發患者可以佩帶假發。
穩定患者情緒,增強戰勝癌癥的信心 肺癌患者一旦確診,相當于判死刑緩期執行,生的欲望會降低,而死的欲望會增強。因此,護理的重點就在于喚起病人的希望和求生的信念。在護理過程中應以角色換位的心態,理解患者家屬,明確自身的責任,減輕患者痛苦。要讓患者及家屬認識病情的嚴重性,讓家屬配合使患者有求生的希望,積極配合治療,護士要以維護患者的尊嚴為宗旨,引導患者認識生命的價值和生存的社會意義與生活的充實,提高患者死亡的認識,希望患者能從恐懼、憂慮、憤怒、抵觸和絕望悲觀的不良心理狀態中解脫出來,配合臨床治療。
解除疼痛引起的不良情緒 對疼痛采取三個階梯方案的同時,配合使用放松療法,不僅能減輕患者的緊張情緒,增強對疼痛的耐受力,還能轉移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以減輕患者對疼痛的感覺,緩解或消除由疼痛給患者帶來的焦慮心理。
減輕患者經濟負擔,爭取必要的社會支持資源 與患者的家屬進行有效地溝通,了解其家庭經濟狀況征求家屬意見,視患者經濟承受能力給予治療,避免患者因經濟困難感到治療無望、心理壓力大,反而加重病情;爭取必要的社會支持資源,如特殊醫療保險、癌癥治療基金等。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