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肺癌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
臨床有較多的肺癌患者手術切除機會不到30%,其他治療手段常用的包括全身化療、放療等,雖然具有一定療效,但都具有療程長、副作用大、費用昂貴等缺點。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全身靜脈化療的不足,提高了肺癌的治療效果。
支氣管動脈灌注抗癌藥物治療肺癌,是經病變的靶血管將有效的抗癌藥集中、大量地直接注入瘤體,使瘤體受到強有力的殺傷,部分進入血液循環的藥物對體內尚未發現的微小病灶也起到化療作用,亦可隨循環再次進入瘤體。腫瘤內的化療藥物濃度可以達到靜脈化療的數十倍,因此顯著提高了對腫瘤細胞的殺傷能力,在提高療效的同時化療藥物的總劑量明顯減少,減輕了對正常組織器官的損傷,因此減輕了惡心、嘔吐、骨髓抑制等副作用,而醫療費用也有所降低。
支氣管動脈灌注治療中晚期肺癌
支氣管動脈灌注(BAI)是通過大腿根部的股動脈穿刺,引入一個很細的導管(直徑約2mm),在X線透視下插到病變側的支氣管動脈內,造影明確腫瘤供血后,灌注化療藥物,對部分血供豐富的病例,還可以同時進行栓塞治療,使腫瘤血供和營養減少,從而控制腫瘤生長甚至使其明顯縮小。支氣管動脈栓塞提高了灌注化療的療效,對肺癌引起的反復咯血也特別有效。
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栓塞一般需要做2-3次,每次間隔4-6周,一次費用在1.5萬左右。此治療一般是很安全的,特別嚴重的并發癥是脊髓損傷,常由于高濃度的造影劑、化療藥物或栓塞顆粒進入脊髓供血動脈使脊髓缺血所致,患者會出現肢體麻木、無力或排尿排便障礙,嚴重者可以導致截癱,仔細操作多數可以避免。
支氣管動脈灌注(BAI)+其他治療
1.BAI+靜脈化療
支氣管動脈灌注,雖然腫瘤局部藥物濃度高,但是循環至全身的藥物濃度較低,對淋巴結或遠處轉移灶的控制不理想。采用BAI+Vp-16靜點的方法,在有效治療原發灶的同時,也積極治療尚未發現的亞臨床轉移灶,故而能降低遠處轉移發生率。
2.BAI+肺動脈灌注化療(PAI)
支氣管動脈供血以腫瘤中心為著,也見于腫瘤邊緣;肺動脈供血多位于腫瘤邊緣,少見于腫瘤中心。雙重灌注(DAI)使高濃度、游離狀態的化療藥物與腫瘤細胞充分接觸,發揮最佳療效。DAI為防止腫瘤的增長、擴散和復發,控制腫瘤周邊部位癌細胞的生長均很重要。DAI對肺腺癌療效較好,認為腺癌多位周邊,有肺動脈參與供血。DAI不僅直接作用于腫瘤局部,也可到達肺門、縱隔等處的淋巴結,對病人的治療和愈后非常有益。BAI時也觀察到療效與腫瘤體內的血管構成有關,即BAI對多血管型療效較好。
3.BAI+外照射(RT)
放射治療一般在第二次支氣管動脈灌注后2-3周開始,采用60Co射線,前后對穿照射,放射野包括原發灶、同側肺門、全縱隔。上肺癌變包括同側鎖骨上區。每次DT200cGy,每周5次,總量DT5800-6600cGy,平均DT6300cGy/6-7w。治療腫瘤緩解率為70.3%,BAI+RT有效率89.2%,臨床癥狀改善率90.1%。認為BAI+RT是目前治療中晚期肺癌的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迅速使腫瘤退縮、改善臨床癥狀,且毒副作用輕,提高生存質量等優點。
支氣管動脈灌注在肺癌的治療中能夠提高療效、減少全身的副作用。但對醫生的要求非常嚴重,操作一定要謹慎,了解支氣管動脈與肋間動脈共干的變異,認真閱片,以減少肺癌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BAI是現代臨床一種較好的肺癌治療方法。BAI合理的聯合其它治療技術方案,可使得患者取得較好的療效。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