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胃癌手術耐受性
胃癌是比較常見的消化道實體腫瘤,治療以外科手術切除為主,手術的規范化是指胃癌手術原則的具體化,是指根據病人不同的分期、術前狀態、術中情況甚至不同的醫院條件和醫生水平來選擇最佳的手術治療方案。如何提高胃癌患者手術的耐受性以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產生?
(1) 糾正和維持水電解質以及類膠質的平衡
人體由60%的水和40%的固體物質組成,對消化道梗阻或攝食困難,嘔吐頻繁的病人,其水和電解質失衡的糾正更為重要。血漿中電解質的含量往往會提示患者體內各種電解質的缺失情況,因此正確的補給方法應根據血漿的檢查結果確定電解質的投給比例。
(2) 改善營養
胃癌病人由于攝取不足(梗阻)、消化吸收利用障礙(胃腸肝功能不全)、異常喪失(出血)、異常消耗等因素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營養障礙(低蛋白血癥)。低蛋白血癥可導致浮腫、胃腸運動障礙、傷口愈合延緩、吻合口瘺、抵御感染力減弱、休克等,術前必須糾正。所謂低蛋白血癥即血漿蛋白濃度低于正常范圍以下,衰竭和脫水患者,因血液濃縮其血漿蛋白濃度往往正常,紅細胞總數也不減少,因此為正確掌握血漿蛋白的情況,必須充分補液,使其日尿量維持在1200~1500ml的情況下進行測定。通常胃腸道手術的最低安全界限為血漿蛋白6.0g/dl、血紅蛋白85g/L以上。正常休息狀態下,成人每日需補給能量1500千卡。人體內正常蛋白質代謝只有在適量碳水化合物供應下才能進行,因此同時補充足夠的能量和水分是不容忽視的。此外尚需補充適量的維生素C和多種B族維生素。
(3) 糾正貧血和抗感染
進展期胃癌甚或部分早期胃癌病例均有程度不同的隱性失血。對貧血較為明顯的病例術前應糾正其貧血狀態。惡性腫瘤病人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其抗感染能力弱,特別是體內先前有慢性感染灶的病例,術前抗生素治療更顯得十分必要。
對于胃癌施行規范的根治性切除術后,遠期生存率已達90% 以上,因而對外科治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調手術根治性的同時,應更加注重保留胃的生理功能,即在鞏固、提高生存率和外科治愈率的前提下,應普及微創根治性手術,將進一步改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