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老師便血確診為腸癌 發現腸癌不嫌腸鏡麻煩
近年來,飲食結構的變化、工作壓力的大增等因素導致腸癌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但是,腸癌往往會拿痔瘡做偽裝,人們常認為便血只是痔瘡引起的,容易忽視而延誤治療。
別以為便血只是痔瘡作祟
李老師是某中學老師,今年39歲,不久前剛剛被確診為大腸癌晚期。早在3年前,李老師因普查見大便潛血陽性,醫生提醒他做進一步的腸鏡檢查。然而,本身有痔瘡的李老師認為那就是痔瘡出血,并不在意。直到最近,便血越來越嚴重,還出現了上腹疼痛和惡心嘔吐等癥狀,他這才去醫院做了腸鏡,一查,已是大腸癌晚期了。
據報道,歐洲許多國家大腸癌的早期發現率為70%-80%,而我國大腸癌患者首診時多是中晚期。其實,大腸癌是可以治愈的惡性腫瘤之一,只要早發現早治療,早期大腸癌手術切除后,90%的患者甚至不需要化療。但到了中晚期,治療難度加大,有些患者甚至會失去肛門,改為人工造口,護理非常麻煩。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30%。
定期做腸鏡,可及早發現問題
大腸癌不是剛開始就是惡性疾病,從正常黏膜發展到癌變的時間長達7-9年,在這么長時間內,完全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阻擊”它,定期體檢尤為重要。由于難為情或怕疼,查體者主動接受肛門指診的人很少,接受腸鏡檢查的更是寥寥無幾,這給大腸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帶來困難。
診斷大腸癌最直接有效的途徑就是腸鏡。不管是傳統的X線(鋇餐、鋇灌腸、氣鋇雙重造影)、B超檢查,還是先進的CT、MRI、PET等檢查手段,均沒有腸鏡檢查那么直接和準確。
很多人覺得做腸鏡會很難受。這些只是大家對腸鏡檢查不了解所產生的誤解。正規醫院的內窺鏡有著嚴格的操作程序,由有經驗的醫生進行熟練操作,可減少檢查帶來的不適。而且無痛腸鏡已經廣泛開展,檢查者可以結合自己的耐受能力與經濟狀況來選擇。腸鏡檢查時,如有需要可取組織檢驗或進行大腸息肉切除。腸鏡檢查的好處,不僅有雙鋒利的“眼睛”,還有一雙麻利的“手”。
以下是一些腸癌癥狀
●糞便帶鮮血,又不能用痔瘡解釋;
●持續或反復發作的膿血便,有排不盡感覺,按痢疾治療效果不好;
●排便習慣改變,排便次數異常或大便帶黏液等,便秘、腹瀉或兩者交替,超過3周應格外注意;
●大便形狀改變,變細、變扁或有槽溝;
●大便性狀改變,出現水樣稀便或羊糞蛋狀大便;
●出現貧血,糞便檢查持續出現的隱血;
●持續性下腹部不適、隱痛或腹脹、腹部腫塊、體重減輕。
(責任編輯:梁盟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