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因素誘發食道癌 不想得食道癌就遠離這個!
迄今為止還沒有確切的引起食道癌的病因,但國內外已做了大量的關于食道癌病因的研究,認為是多種因素協同作用所致。吸煙與飲酒在許多國家(如巴西南部、烏拉圭、南非、意大利、日本等地區)的研究中,發現重度吸煙與飲酒與食道癌發病有著密切的聯系。
這些因素可引發食道癌
1、酸菜、食物和亞硝胺
酸菜曾被認為是我國食道癌高發區(林縣食道癌高發)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但在人群中進行的病例對照研究卻未能予以證實。酸菜中的亞硝胺和真菌產生的毒素,可能是起作用的致癌劑,但其作用的最終證據還需進一步證實。
2、傳染性因素
有研究表明,人乳頭瘤病毒(HPV)可能是食道癌的病因之一。在干熱氣候環境中受念珠鐮刀菌污染的小麥和玉米可產生致癌毒素fumonisin,有人認為這可能與南非和我國的食道癌有關。在我國山西進行的研究發現,食道癌死亡率與食用玉米和小麥面粉的消費量有關。
3、物理和化學因素慢性損傷
在北美對17800名制作絕緣體的工人進行隨訪的結果顯示。暴露于石棉中可增加兩倍多的食道癌患病風險。我國、伊朗等食道癌高發區居民食用的粗糙食物里常污染硅石纖維和碎片-在我國河南食道癌患者的食管腫瘤周圍黏膜中發現有硅石,其量是對照組倫敦病例的10倍。因此推測,這些硅石碎片可造成損傷并刺激食管上皮增生。
4、營養缺乏
食道癌與動物蛋白質、新鮮水果和蔬菜的低攝入有較強的地理相關性,以上食物的低攝入可致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B2的低攝入。在非洲和亞洲食道癌高發地區人群膳食的主食為含維生素B2,煙酸、鎂和鋅較低的小麥或玉米,而低發區人主食為富含上述營養素的主食(高粱、小米等)。在日本進行的全國性營養調查與腫瘤死亡率的研究中發現,食道癌死亡率與小麥、豬肉和千咸魚攝入量呈正相關。
火鍋夜宵要少吃 飲食習慣很重要
一些人習慣到大排檔吃夜宵。提醒大家,要預防食道癌,首先要樹立良好的飲食習慣。
飲食上最好注意節制,減少重口味不健康食物的攝入,咸菜、咸肉等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質亞硝酸鹽,應少吃;發霉的米、面、花生等食物中含有致癌的黃曲霉素,一旦發現,應棄之不吃。
日常飲食還是以清淡、規律為好,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芹菜、韭菜、鮮棗、紅薯等;多吃食用菌類;不吃存放過久的食物或腐爛的蔬菜和水果。
少吃煎炸、燒烤食物。不吸煙、不飲烈性酒;保持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此外,有家族史、慢性食管炎、飲食習慣不佳等高危人群,更需要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遠離亞硝酸鹽有助于預防食道癌
食管是一切飲食經過的器官,食物在食管內成團,有序進入胃內消化。要從飲食上預防食道癌,最關鍵的是盡量遠離含有亞硝酸鹽的食物。亞硝酸鹽已經被確認與食管癌的關系密切,而霉菌能夠增強亞硝酸鹽的致癌作用。所以要禁食隔夜蔬菜、腐爛水果、發霉的糧食,盡量少吃市售的咸魚咸肉和腌菜,以及煎、炸、烤的食品。此外飲水要注意水源,自來水也要防被污染,否則也會致癌。
因此,預防食道癌:禁食隔夜蔬菜、少吃咸魚咸肉。此外狼吞虎咽會使食管受損。不吃過熱、過硬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否則口腔、食管和胃黏膜都會被損害。刺激性食物還包括濃茶、濃咖啡、烈性酒等。要注意口腔衛生。口腔任何病變都對消化不利,如有感染也容易蔓延到食管。
食道癌是我國常見的上消化道腫瘤之一,盡管現有的診治水平已經有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但其5年生存率始終徘徊在15%左右,尤其是中晚期食管癌預后更不容樂觀。不過只要早期發現、治療,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到90%左右,可惜由于食管癌最初的癥狀較為隱匿,所以絕大部分患者發現時,腫瘤已經到了中晚期。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