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姿不對竟誘發食道癌?食道癌日常護理要謹慎
食道癌死亡者僅次于胃癌,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最大殺手之一,因此其病因和預防方法絕對需要我們重視。很多個人生活方式與食道癌都有著密切的關系,例如不良睡姿,尤其是消化不好的人。
睡姿不對竟然也會誘發食道癌?
食道癌的發病還跟不良睡姿有一定關系,尤其是消化不好的人。日常生活中,良好的睡姿不僅能讓人取得較好的睡眠質量,還能給人的健康加分。與之相反,不良睡姿則會損害人的身體器官,嚴重者甚至誘發各種疾病,例如側臥易導致腦血栓,俯臥容易誘發高血壓、心臟病,伏案而睡會使眼球脹大,坐著打盹會導致大腦缺氧等。
不良睡姿之所以會誘發食道癌,跟人體的身體構造有著密切聯系。根據日常的睡眠習慣,不少人都喜歡右側睡,但是研究發現,側睡右邊時胃部比食道高,這便給胃酸回流食道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當食管的酸性液體數量多于正常情況,且持續不斷時,容易引起胃部灼痛。長期下去就很容易引發咳嗽、氣喘、胸部緊壓等,可能造成食管反流,嚴重者甚至會成為食管癌的誘發因素之一。
因此,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是保持身體健康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首先,我們應調整好自己的睡眠節律,保證充足睡眠并每天按時入睡。其次,一個安靜、溫度適宜、空氣清新、色調柔和的環境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質量。
再次,飲食習慣也會影響睡眠質量,空腹、飽食都會造成難以快速入睡,吸煙、喝酒等則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興奮以及心理依賴,不僅不能有助睡眠,還會影響睡眠質量。最后,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建議左側臥,有利于防止胃食管反流,能促進消化,防止燒心,對于預防食管癌等疾病也大有益處。
絕大多數早期食管癌患者都經歷過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自覺癥狀,如果發現有以下癥狀就應引起警覺。
1、吞咽時梗噎感:最多見。林縣農民用語為“壓氣”,意思是吞咽食物時覺得有氣體阻擋其順利下行。癥狀可自行消失或反復發生,不影響進食。常在情緒波動時發生,故易被誤認為功能性癥狀。
2、胸骨后和劍突下疼痛:較多見。吞咽食物時胸骨后或劍突下疼痛,疼痛性質可呈燒灼樣、針刺樣或牽拉樣,在吞咽粗糙、灼熱或有刺激性食物時更明顯。疼痛的部位一般較實際長癌的部位高一些。食管下段癌,疼痛可以發生在上腹部。幾天后或服藥治療后疼痛可緩解。在進食不當或情緒波動時疼痛又會出現。這種情形會反復,如此病程可長達數月甚至2-3年,當腫瘤侵及附近組織或有穿透時,就可有劇烈而持續的疼痛。
3、食物滯留感或異物感:吞咽食物或飲水時,有食物下行緩慢并滯留的感覺,以及胸骨后緊縮感或食物粘附于食管壁等感覺,食畢消失。癥狀發生的部位多與食管內病變部位一致。
4、咽喉部干燥和緊縮感:吞咽干燥粗糙食物時更明顯,此癥狀的發生也常與病人的情緒波動有關。
5、胸骨后有悶脹感患者常不能具體形容這種感覺,只說胸悶不舒服。
食道癌的日常護理要謹慎
食道癌這種疾病非常厲害,患者在生病期間要承受很大的痛苦。為了早日恢復健康,食道癌患者在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的同時,還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做好護理工作。只有這樣做,才能夠在盡量短的時間內恢復健康。
1、飲食護理:這是食道癌患者必須注意的一點,食欲不振、營養吸收下降就會導致治療的效果十分不佳,所以提高治療的效果就要補充科學的營養,而且每天要少吃多餐,細嚼慢咽,多喝些清水和飲料等,緩解胃部的不適等。
2、心理調節:這也是食道癌患者的自我護理要點之一。大部分的患者都會擔心病情會嚴重的出現惡化,而導致情緒過度的緊張,從而降低了對不適反應的耐受性。所以患者要知道如何調節自己,特別是要保持樂觀的心態。
3、自我止吐和處理:食道癌患者在發病期間可能會經常出現惡心、嘔吐等癥,這就要求患者準備好容器,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一旦有惡心嘔吐的感覺可以隨時吐在容器內。若不小心嘔吐到患者身上或被褥殺個要及時的清理,并用溫開水漱口,然后打開窗戶通氣,保持屋內有清新的空氣。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