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情況增食道癌變幾率 食道癌日常護理要謹慎
食管癌是常見的消化道腫瘤,全世界每年約有30萬人死于食管癌。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各國差異很大。我國是世界上食管癌高發地區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約15萬人。男多于女,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
7大情況增加癌變幾率
目前,臨床研究發現,以下情況可導致食道癌的發病幾率增加。
亞硝胺:亞硝酸鹽是一種常用的食品添加劑,它一方面可以抑制某些細菌的生長,同時也可使肉色鮮美,因此常用于腌制食品。此外還廣泛存在于食物中,如蔬菜中亞硝酸鹽的平均含量大約為4mg/kg,肉類約為3mg/kg,蛋類約為5mg/kg。絕大部分亞硝酸鹽在人體內隨尿排出而無害,只有在特定條件下才轉化成強致癌的亞硝胺。迄今已有不少動物實驗證明,亞硝胺能引起多種動物,其中包括大鼠、雞、豬等不同器官的腫瘤,尤其是肝癌與食道癌。
霉菌毒素:霉菌屬真菌的一類,食道癌病人的上消化道中或切除的食道癌標本上,均能分離出多種真菌,調查表明,食用霉變食物與食道癌發病呈正相關。
營養與微量元素缺乏: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飲食中缺乏多種維生素,如A、C、B2以及缺乏包括鉬、鋅、錳在內的微量元素與食道癌發病有關。更多研究證明,血硒水平較高的人群其食道癌的發病和死亡危險性顯著低于血硒水平較低的人群。
吸煙與飲酒:煙霧中含有大量的亞硝胺,可以引起食道癌。此外酒精,特別是一些高度白酒,會直接導致食道黏膜出現燒傷現象,長此以往,反復刺激下,食道癌自然就會隨之而至。同時,由于乙醇有促癌作用,若一個人既吸煙又飲酒,則食道癌發生的可能性還會增高。常酗酒者食道癌的發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5~30倍。
飲食習慣:長期食用粗硬食物或進食過快、過燙等,這些都易引起食管粘膜機械性的損傷,反復刺激可導致粘膜上皮增生、間變,最后導致癌變。
遺傳因素:食道癌的發生有較明顯的家族聚集現象,譬如往往一家人有兩位或兩位以上的成員患食道癌。
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單純皰疹病毒等:最新的研究發現,HPV感染與食道癌的發生有一定關聯。
每天高溫飲食一次 連續25天食管粘膜出現增生
在食道癌的患者中,平時喜好熱食熱飲者占90%以上。這些人的食物或者飲料的平均溫度為71到74攝氏度。個別還達到了88攝氏度。
實驗表明,吃75攝氏度左右的食物或者飲料,食管上皮就會有反應。到了80攝氏度左右,食管黏膜上皮會出現壞死、不典型增生。如果每天進行高溫熱食飲食一次,連續25天,就會出現食管黏膜上皮不典型性增生。這一現象一旦加重,就是食道癌的癌前病變了。
所以,吃麻辣燙或者火鍋的時候,千萬不要追求一時之快,最好等溫度合適了送入口中。
食道癌的日常護理要謹慎
食道癌這種疾病非常厲害,患者在生病期間要承受很大的痛苦。為了早日恢復健康,食道癌患者在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的同時,還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做好護理工作。只有這樣做,才能夠在盡量短的時間內恢復健康。
1、飲食護理:這是食道癌患者必須注意的一點,食欲不振、營養吸收下降就會導致治療的效果十分不佳,所以提高治療的效果就要補充科學的營養,而且每天要少吃多餐,細嚼慢咽,多喝些清水和飲料等,緩解胃部的不適等。
2、心理調節:這也是食道癌患者的自我護理要點之一。大部分的患者都會擔心病情會嚴重的出現惡化,而導致情緒過度的緊張,從而降低了對不適反應的耐受性。所以患者要知道如何調節自己,特別是要保持樂觀的心態。
3、自我止吐和處理:食道癌患者在發病期間可能會經常出現惡心、嘔吐等癥,這就要求患者準備好容器,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一旦有惡心嘔吐的感覺可以隨時吐在容器內。若不小心嘔吐到患者身上或被褥殺個要及時的清理,并用溫開水漱口,然后打開窗戶通氣,保持屋內有清新的空氣。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