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產當心惹上宮頸癌 日常如何預防宮頸癌?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原位癌高發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為45~55歲,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近幾十年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普遍應用,使宮頸癌和癌前病變得以早期發現和治療,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顯下降。
人工流產當心宮頸癌上身
人工流產是避孕失敗的補救措施,而不是節制生育的手段。但生活中不少育齡女性不采取避孕措施,認為自己年輕,即便懷孕做完人工流產,就可以完事大吉了。更有甚者,流產未滿1個月就開始性行為。殊不知,反復人工流產很容易染上宮頸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人乳頭狀瘤病毒(HPV)。
性伴侶的陰莖中如有HPV,可使女性宮頸感染危險增加9倍。對女性來說,18歲以前發生性關系,患宮頸癌的幾率比18歲以后發生性關系高很多,同時多次流產也會引起宮頸癌高發。
目前已進入80年代后女性的生育高峰期。但這代人多是獨生子女,缺乏性知識教育,多數不知道如何避孕。為此,徐芾醫生強調,未婚的年輕女性,最好不要過早進行性生活,因為20歲以下女性最易感染人乳頭狀瘤病毒(HPV),誘發宮頸癌。如果發現意外懷孕,應去正規醫院做人工流產,以防病菌感染。
此外,還應加強宮頸疾病的篩查。有性生活史1年以上的女性,應有規律地進行婦科檢查,35歲以上女性必須每年做婦科體檢。如果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同房接觸性出血、陰道排液等癥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并采取相關治療措施。
日常應該如何預防宮頸癌?
1、懷孕很危險
對宮頸癌患者來說最危險的莫過于懷孕,因為早期宮頸癌不會影響懷孕,要是在懷孕之前沒有檢查出來媽媽已經有宮頸癌,那么隨著懷孕,子宮大量充血,母親輸送來的營養不僅養了寶寶,同時還會使癌變部位以極其迅速的速度增長。再加上身體由于懷孕分泌的一些激素對癌有促進作用,懷孕時身體免疫力下降,對抗癌細胞的作用起不到,而宮頸癌的一些征兆例如出血等又會被認為是先兆流產的現象而被忽略,等到生完寶寶再發現的時后就晚了,預后的效果很不好。所以孕婦在懷孕前,一定要做好各種檢查。
還有更嚴重的是有的媽媽在分娩之后仍然沒有檢查出自己已經患宮頸癌,相反把出血當成了正常表現,還給孩子喂奶,癌變就更無法抑制,只能發展到臉醫生都束手無策的地步。
2、遠離危險因素
調查表明,我國宮頸癌的死亡率占癌總死亡率的第四位,占女性癌的第二位。發病年齡以45歲到55歲為最多,18歲以前則比較少見。但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發病年齡有提前的趨勢。
宮頸癌不是一種遺傳性特別顯著的疾病,但是跟早婚、早育、多產、衛生習慣不良以及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在18歲以前就開始性生活的人,有過早孕史的女性就要尤為注意。宮頸癌因為癌變部位位于子宮頸之上,在癌變破裂的時候會出現不規則的出血,有時性交也會引發出血,因此凡陰道出血都要看,因為對婦科疾病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不能放任不管。
3、定期婦科體檢
宮頸癌雖然危險,但從早期的炎癥發展到惡性的癌變需要5到7年的時間。根據研究顯示,宮頸癌最開始的一期狀態,治愈率可以達到8成以上,二期時是6成左右,進入三期還有4成,而發展到四期只有不到一成呢,所以,定期檢查及時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