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貧血警惕腸癌!飲食高脂高蛋白要防腸癌
腸癌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癥狀,患上腸癌后會時時刻刻的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所以針對大家的疑問今天我們的小編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有腸癌
1、大便習慣改變。原來有規律的大便突然出現便次增多、腹瀉、里急后重、便不凈感等,這些都有可能是腸癌的早期癥狀。
2、便血是常見腸癌的早期癥狀,80%的腸癌患者,都有便血的情況。但許多人對此并不重視,或者是覺得便血不過是因為大便干燥所致,或者索性就把它當作痔瘡來治,結果最后耽誤了大腸癌的治療。
3、大便性狀改變,大便變扁、變細或不規則,另外大便中帶有膿血、黏液或暗紅色大便。如果出現這些問題,應提高警惕,排查腸癌問題。
4、不明原因的貧血,去血液科查不出任何病因,一直當做缺鐵性貧血治療,其實這也可能是腸癌的早期癥狀表現。
七類人群應重點篩查腸癌
目前,專家表示,大腸癌的發病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但根據臨床研究顯示,很可能與人們的飲食習慣、家族遺傳因素、慢性疾病、不良生活習慣以及精神壓力等因素有關。
喜食高脂高蛋白人群。對于腸道而言,水分是必須的。因而,很多人都是由于在飲食重水分及膳食纖維補充不足,而誘發相關腸道疾病。他們主要以高脂肪、高蛋白攝入為主,如動物蛋白、酒精、油炸食品等,因此罹患腸癌的概率明顯高于普通人。因為這些高蛋白低纖維食物會影響腸道正常蠕動速度,致使糞便長時間停留腸道內,易產生毒素,長此以往,癌癥發生危險較高。
年齡四十以上人群。其實,癌癥可誘發于各種年齡,對于腸癌來說也是如此。但臨床病例顯示,大約有90%以上患者年齡大于40歲。由此可見,對于該年齡段的人群而言,定期進行直腸篩查很有必要。
長期便秘便血人群。有數據顯示,大概有八成人不知道便血是腸癌的信號。長期便秘可能會導致大便干結,且毒素累積于腸道內,如此循環往復,嚴重者可誘發便血。專家表示,便血可能是癌前預警。
相關慢性疾病人群。雖然某些慢性腸道疾病不一定會發展為癌癥,但是臨床顯示,有十年以上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發生結腸癌的危險性較一般人群高數倍;而有大腸息肉的患者這種危險性是普通人的22倍。此外,還包括大腸腺瘤、家族性結腸腺瘤病等腸道疾病。另外,非腸道疾病也可能導致罹患大腸癌風險,如血吸蟲病、長期的有慢性闌尾炎、膽囊炎或已切除闌尾和膽囊的人群。
有家族遺傳史的人。大約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大腸癌患者可能主要是因為遺傳因素所致。如家族中有腺瘤性息肉病、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等患病史的人,其患大腸癌的危險性比一般人高2-4倍。
長期精神抑郁的人。工作、學習及生活都可能會造成個人出現精神緊張現象,嚴重者可能會出現抑郁、緊張、焦慮等現象。心理上的這種不適感易誘發生理上的變化,如出現腹痛、腹瀉、排便頻繁等癥狀,這些癥狀被稱為“腸易激綜合征”。腸道蠕動不正常正常,排毒功能出現異常,危險性比較高。
長期熬夜的人群。長期熬夜可以誘發多種疾病,以腸道而言,可致毒素堆積,新陳代謝減慢,長期作用下,有患癌風險。
由此可見,很多腸道疾病都是由于不良生活習慣而誘發的,對于有上述不良飲食習慣的人群而言,一定要做好相關保健,包括飲食習慣與生活方式的轉變,否則危害的就不止是腸道,與其他疾病也息息相關。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服用胸腺肽腸溶片 5 天后發現懷孕有
2024-10-24骶骨脊索瘤手術后的情況如何
2024-10-24腿抽筋服用吡貝地爾緩釋片效果怎樣,且
2024-10-24去年五月做宮頸癌手術能否吃奧福星
2024-10-2494 歲老人無法喝水,食道平散是否有
2024-10-24肺部小結節能否用左氧氟沙星或輸液治療
2024-10-24大腸癌晚期轉移至肝且腹水多,如何治療
2024-10-24化療患者能否使用雪生源口服液?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