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常吃火鍋警惕食道癌 怎么吃才健康?
冬季說到吃火鍋,馬上就會有很多人變得熱血沸騰,但是,吃火鍋要適量,因為飲食過熱、過燙、過辣均是引發食道癌的因素。在百姓間流傳著“一熱當三鮮”的說法,其實沒有科學依據。一般說,口腔食道和胃黏膜只能耐受50~的溫度,而火鍋濃湯的溫度可高達12O℃,如果馬上就吃下去,容易燙傷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黏膜。如果經常損傷食道等部位的黏膜,容易誘發食道癌變。
專家介紹,喜歡吃過熱、過燙、過辣的食物,還有濃茶、濃咖啡等對食道有刺激作用的食物患有食道癌的機率較大。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食道癌高發地區的居民有進食很燙的飲食、飲烈酒、吃大量胡椒、咀嚼檳榔或煙絲的習慣,這些對食管粘膜的慢性理化刺激,均可引起局部上皮細胞增生。動物實驗證明,彌漫性或局灶性上皮增生可能是食道癌的癌前期病變。另外,食道慢性病變也會導致食道癌的發生。醫生提醒,吃得太燙容易導致口腔、食道等疾病,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是真正的養生之道,減少食道癌的發病率,健康快樂生活。
專家指出,食道癌的報警信號為吞咽不暢并且出現貧血和消瘦,一旦出現以上癥狀,必須要高度警惕,立即到醫院進行檢查。那么,檢查食道癌哪種方法最全面?
要找食道癌全身病灶就得查PET-CT
可以試試做一次全身PET-CT檢查,這樣的檢查可掃描全身,很合適于檢查全身的食道癌病灶,從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態、毗鄰組織進行全方位描述,成像也十分清晰。
PET-CT是一種類似于CT的檢查設備,但功能卻遠勝于CT,除了CT功能還有PET功能,為目前最先進的癌癥檢查設備。由CT提供病灶的精確解剖定位,而PET提供病灶詳盡的功能與代謝等分子信息,具有靈敏、準確、特異及定位精確等特點,一次顯像可獲得全身各方位的斷層圖像,可一目了然的了解全身整體狀況。
PET-CT檢查食道癌病灶是利用癌癥病灶代謝能力遠高于正常組織的原理。在PET-CT檢查中,會給檢查者注射一種可以參與代謝的示蹤劑,該示蹤劑進入人體后會在代謝旺盛的部位大量聚集。只要能夠找出示蹤劑異常聚集的部位,我們就可以發現食道癌病灶。
怎么吃才遠離食管癌?
1、飲食注意一:細嚼慢咽
雖然食道的鱗狀上皮具有一定的“耐磨”特性,但耐磨程度畢竟有限。細嚼,會使硬質食物碎化,還會使食物與唾液充分混合,形成光滑的食團。慢咽,則能使食團得到食道分泌的黏液潤滑的幫助,順利下移到胃,使食道不會受到磨損。假若吃東西時狼吞虎咽,那么食道難免會受到損傷,產生返流性食道炎。不要吃過燙的食物,不要進食過快,不要過量飲烈性酒以減輕對食道粘膜的刺激。同時應避免精神上的重大刺激和體力過勞,這些都會促使胃—食道返流發生或加重。
2、飲食注意二:戒除煙酒
煙、酒同樣會削弱食道清除酸的能力和上皮的保護功能,反酸、燒心病人尤應戒煙、酒。吸煙和飲酒是增加食管癌患病風險的兩個生活習慣因素。有研究結果顯示,假如將完全沒有風險因子的人的患病危險定為1的話,那么同時擁有吸煙、飲酒和基因類型差別等因子的,其食管癌患病風險就會飆升。
3、用藥原則:
對于一些容易損傷食道粘膜的藥物(如阿托品、654-2、顛茄片、心痛定等)應對癥服用。服藥時還應該注意服藥方法。臥位、半臥位服藥,干吞藥片或喝水太少(少于15毫升),一次大把大把地服藥,都是不科學的服藥方法,容易致藥片“卡”在食道里。應該直立、端坐位服藥,多飲水,一次少服幾片,多服幾次。
(責任編輯:吳潔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消癌平片適用于哪些癥狀?
2024-10-24治療子宮癌應如何選擇醫院?
2024-10-24基底細胞上皮瘤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食道癌轉移左上鎖骨和腹部,灰樹花膠囊
2024-10-24尋找治療宮頸癌的好醫院
2024-10-24眼周汗管瘤激光后未恢復,用藥注意事項
2024-10-24如何選擇治療宮頸癌的醫院
2024-10-24安慶市之外,哪里治療宮頸癌比較靠譜?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