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間質瘤的發病原因是什么
胃間質瘤是一個隨著臨床病理技術發展而逐漸成熟的概念。目前對GIST的認識可定義為:GIST為胃腸道除外平滑肌瘤和神經鞘瘤以及神經纖維瘤的、富于細胞且表達CD117的梭形、上皮樣或多形性的間葉源性腫瘤,起源于胃腸道壁ICC或ICC同源間葉干細胞 。在人群中發病率約為1~2/10萬人,占胃腸道腫瘤的1%~4%。GIST的器官及部位分布:胃70%,小腸20%,結、直腸5%,其他部位5%。
一、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是胃間質瘤的產生因素中比較重要的一種。胃間質瘤的病因與各地方的飲食習慣密切相關,經常食用霉變、腌制、熏烤等食物,或過多攝人食鹽,都可能增加胃間質瘤發生的危險性。熏制的魚肉含有較多的3,4-苯并芘,發霉的食物含有很多真菌毒素,腌制的食物中有亞硝酸類,這些物質都有致癌作用。所以大家要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拒絕垃圾食品,多吃水果蔬菜。
二、遺傳因素
研究表明,胃間質瘤的病因與遺傳也有關系,患者家屬中胃間質瘤發病率高于比一般人都高,這些人可能是由于生活環境與飲食習慣相似,增加了胃間質瘤的發病機會,這也表明了遺傳因素在胃間質瘤發病中起著比較重要的作用。
胃間質瘤 - 胃間質瘤不是胃癌卻更猛于胃癌
胃間質瘤是最常見的一種胃腸道軟組織腫瘤,具有潛在侵襲性,惡性程度較高,能夠嚴重傷害身體的器官,給人們造成很大的痛苦,甚至威脅生命,其“兇狠”程度有時更猛于一般胃癌。
1、嚴格意義來講無良性可言:關于如何判定間質瘤的良、惡性,在臨床上仍然是值得爭議的問題。但現在更多的學者贊同,對間質瘤不再需要區分良惡性,僅根據腫瘤大小和核分裂像判斷腫瘤的危險度,一般認為直徑>5厘米者多為惡性。
2、早期癥狀不明顯,易發生轉移:胃間質瘤的臨床表現差異較大,通常無特殊癥狀,一般只有當腫瘤較大時才出現癥狀,如心絞痛、腹部腫塊、惡心、體重下降,第一次就診時約有11%~47%已有轉移。40%以上的患者由于腫瘤破裂急性出血,同時出現轉移。
3、由于特殊生理特性及結構使得手術治療效果差:通常,手術是胃間質瘤的首選治療方式,但是與其他軟組織肉瘤相比,胃間質瘤具有很脆的假囊,術中易造成腫瘤破潰繼發腹腔內播散,故切除過程已發生癌細胞轉移。
4、間質瘤“頑固不化”對傳統放化療不敏感:胃間質瘤臨床癥狀不明顯又無特異性。治療中該病也表現出“頑固不化”的一面,對放化療均不敏感,又易被誤診為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 很多患者應用大劑量的放化療,結果不僅無效還浪費金錢、摧殘身體。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消癌平片適用于哪些癥狀?
2024-10-24治療子宮癌應如何選擇醫院?
2024-10-24基底細胞上皮瘤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食道癌轉移左上鎖骨和腹部,灰樹花膠囊
2024-10-24尋找治療宮頸癌的好醫院
2024-10-24眼周汗管瘤激光后未恢復,用藥注意事項
2024-10-24如何選擇治療宮頸癌的醫院
2024-10-24安慶市之外,哪里治療宮頸癌比較靠譜?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