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間質瘤在臨床上的發病特點具有明顯的年齡趨勢,根據臨床數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的群體發病率明顯高于50歲以下群體。因此對于50歲以上去的群體,建議定期的進行檢查,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針對胃間質瘤的癥狀表現以及胃間治療是否為癌癥等相關問題,我們特邀請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副主任醫師李躍為我們一一解讀。
胃間質瘤有什么癥狀表現?
胃間質瘤早期沒有明顯癥狀, 大部分早期的患者都是通過做胃鏡或體檢無意中檢查出來的。胃間質瘤晚期會有較大的破潰以及胃腸道出血或腹部不適,大部分晚期患者是由于胃腸道出血而到醫院檢查進而得知病情。因此著重強調早期做檢查,以免出現晚期癥狀。
胃間質瘤是癌癥嗎?
癌癥通常指來源于上皮的腫瘤,而胃間質瘤與傳統腫瘤不同,但胃間質瘤仍有惡變的可能。因此兩公分以上的胃間質瘤需要進行切除,而小于兩公分的胃間質瘤惡性程度低,可不做切除術。但仍不可忽視,若不切除,應定期做隨訪。
胃間質瘤預后如何?會有后遺癥嗎?
胃間質瘤與傳統腫瘤或癌癥相比,預后較好。對于小的病理類型無需做放化療,即可達到根治性切除;體積較大的胃間質瘤可選擇腹腔鏡進行完全接觸;對于內鏡下難以切除的胃間質瘤也可通過靶向藥物進行處理,整體生存率較高。
胃間質瘤在臨床上的發病原因有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兩大類。其中遺傳因素導致的,胃間質瘤在臨床上的治療效果并不好。環境因素引起的胃間質瘤在臨床上的治療效果是比較好的患者,通過相應的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如果身體沒有其他嚴重的疾病,就可以通過相應的手術來治愈胃間質瘤,延長壽命,提高生活價值。